繁體簡體

行走的博物館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化資訊      2024-05-20 09:29:54

在內蒙古廣袤的沃土上,暢快淋漓地看一場展覽、在家門口與文物“親密接觸”已經不是一件難事。內蒙古博物院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深入挖掘、整理、宣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利用“流動數字博物館”,依託數字技術,通過巡展的形式將歷史文化送進基層,將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燦爛文化呈現給群眾。

近日,“流動數字博物館”再次起航,巡展小分隊奔赴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後旗,與基層群眾熱烈互動。活動現場,講解員用專業細緻的講解、熱情的服務和數字化手段,將博物館裏的文物生動呈現在大家眼前,為600余名群眾帶來沉浸式數字觀展體驗。

講解員告訴記者,移動展車高4米、寬2.6米、長18米,展車內是一個45平方米的小型展廳,使用了高精度可視化三維數字還原技術、觸摸互動技術、AR(增強現實)等技術,觀眾可以從任意角度放大和旋轉,近距離欣賞文物。同時,結合專題講座和隨展教育活動等服務手段,讓觀眾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歷史文化。

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流動數字博物館”吸引了大量學生,新穎的參觀方式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內蒙古博物院社會教育部部長烏蘭托婭説:“為了更好地通過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植根于廣大師生心靈深處,內蒙古博物院還將品牌活動‘歡樂大課堂’知識競賽搬進大學校園,讓大家在緊張激烈的競技和趣味盎然的互動中回顧參觀內容,感受歷史文化。”

科技范兒和現代感十足的文物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讓參與活動的200余名在校師生獲得了難忘的體驗。“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的知識外,了解內蒙古的文物和文化也十分必要。通過參加此次活動,我們多維度、立體化地認識了內蒙古的文化發展脈絡,也增強了對中華民族深厚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學生樊之軒説。

“流動數字博物館”先後榮獲“全國十佳文博産品技術獎”和第九屆“薪火相傳——尋找中國文物故事傑出傳播者”團隊獎。

如今,“流動數字博物館”已經成為行走在內蒙古各地的“活態”博物館。據統計,自2013年首次展出以來,“流動數字博物館”走遍內蒙古12個盟市的80多個旗縣,在學校、鄉村、牧區、邊防部隊、社區廣場、敬老院和福利院等地累計展出416場,行駛里程4萬多公里,舉辦“歡樂大課堂”知識競賽、博苑講壇等社會教育活動199場,讓21萬名基層群眾親身感受到博物館的文化魅力。(本報駐內蒙古記者 王 慧)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王江莉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