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從台灣影視劇觀民進黨當局構建“台灣民族主義”的實施路徑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深度分析      2024-09-05 08:56:27

深度分析

作者 羅鼎鈞 台灣青年

自賴清德上任以來,島內政治對立不斷加劇。賴清德以“務實台獨工作者”為理念,利用行政資源投入鉅資製作多部“文化台獨”的影視劇,以此構建“台灣民族主義”。其中,最受關注的兩部劇集是《聽海涌》和明年即將上映的《零日攻擊》,分別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呈現民進黨所推崇的“文化台獨”敘事。

《聽海涌》以涉嫌戰爭罪的臺籍戰俘監視員為主角,在美化“臺籍日本兵”和日本侵略歷史的敘事中,凸顯民進黨當局所倡導的“皇民化2.0”。該劇儘管以台灣人的視角敘述,卻忽視了日本侵略帶來的苦難。劇中不僅直言“我吃日本米,讀日本書長大,我就是日本人”,還聲稱“台灣人和日本人都是平等的”,徹底美化了日本的戰爭罪行,令人感到不適。

民進黨對日本殖民者的美化不僅扭曲歷史,更模糊了民族身份。許多年輕台灣人在教育和媒體的影響下,未能全面理解台灣在二戰期間作為日本殖民地的複雜歷史,導致對“臺籍日本兵”的誤讀。這種美化言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歷史的選擇性遺忘,進而影響了社會對歷史真相的認知。

同時,《聽海涌》還揭示了台灣社會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時的分歧與矛盾。在某些敘述中,“臺籍日本兵”被描述為“為國服務”的英雄,這種表達方式忽視了他們所處的歷史情境,以及他們參與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與創傷。將這些“臺籍日本兵”單純地美化為“英雄”的行徑,剝奪人們了解歷史真相的權利,使人們無法真正理解歷史的全貌。這種對侵略者的美化甚至可能加劇某種民族主義情緒,誤導年輕一代對歷史的認識。

由於台灣地區過去受“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加上民進黨當局系統性地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敘述,導致如今的台灣中青年人在歷史認知上存在偏差。許多學校的歷史課程對二戰期間台灣的角色缺乏深入討論,使得學生對“臺籍日本兵”的歷史背景及其參與戰爭的真實動機難以全面理解。當歷史教育未能如實傳授歷史事實,加之民進黨當局在“文化台獨”社會輿論上的操弄,台灣社會可能在歷史的縫隙中逐漸形成對“臺籍日本兵”的“懷舊”情緒,這種情感背後反映出對歷史的淺薄理解與民族認同的困惑。在《聽海涌》這部電視劇的潛移默化下,台灣年輕人很可能面臨被這種扭曲的影視作品洗腦的風險。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艱苦奮鬥的抗日曆史,以及無數愛國台灣同胞對抗日本殖民者所做出的犧牲與奉獻?

我們必須認識到,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錄,它更是對當下與未來的指導。美化“臺籍日本兵”的敘述絕不應成為社會的主流觀點。只有在深入探討歷史真相、理解歷史複雜性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出一個更為健康的社會認同。台灣的未來應基於歷史的真實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基礎,而非選擇性遺忘與片面的美化。

即將在明年播出的虛構電視劇《零日攻擊》,以“文化台獨”為主題,民進黨當局以此在台灣社會營造一種“仇中、恨中”的氛圍,進一步加劇了兩岸的敵意。

雖然賴清德自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但依舊不敢直接推動“法理台獨”,只能在“文化台獨”方面發力,實現“法理台獨”難以直接實現的目的。民進黨借助民間名義推出了十集的《零日攻擊》,並將其剪輯成電影,劇情圍繞大陸攻臺前七天台灣發生的事件,傳達“抗中保臺”的理念。

在當前國際形勢和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的背景下,《零日攻擊》通過“抗中保臺”的主題,營造出一種綠色恐怖的氣氛,深入揭示了台灣地區社會心理和政治氛圍的變化,已引起了兩岸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該劇不斷強調潛在威脅,呈現出緊迫感與危機感,使觀眾在潛意識中接受了“敵在暗處”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不僅影響了個體的心理狀態,也在社會層面上形成了共鳴,提升了公眾對外部威脅的敏感性。這種情緒的渲染使得“保臺”這一口號在民眾心中紮根。

同時,《零日攻擊》通過角色的塑造和情節的發展,展現了在大陸攻臺前,主人公們面對技術漏洞和敵對勢力時的無力感。這種情節設置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觀眾對大陸的敵視,進一步推動了台灣民眾對“抗中保臺”認同感的提升。

近年來,“綠色恐怖”氛圍的建立不僅體現在對社會輿論的操控上,也顯露出對不同聲音的壓制。在電視劇的敘事中,任何質疑或反對民進黨當局的言論都會被視為對其安全的威脅。這種策略不僅扼殺了公眾對政策的理性討論,也使得任何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都可能被貼上“賣臺賊”的標簽。這種極端的輿論環境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分裂與對抗。

此外,《零日攻擊》的敘事結構與情節發展在潛移默化中助力了民進黨對“台灣民族主義”情緒的構建。劇情中常常以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精神激勵觀眾參與“兩岸對抗”,從而增強了集體主義和“台灣民族主義”的認同感。值得注意的是,此劇所營造的“兩岸對抗”氛圍也為民進黨當局鞏固選票支援提供了便利。《零日攻擊》的概念不僅限于電視劇的敘述,更演變為一種社會共識和政治工具,進一步推動了“抗中保臺”理念的傳播與深化。

從《聽海涌》到《零日攻擊》,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當局在構建“台灣民族主義”方面,台灣影視劇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這不僅是賴清德發起“文化台獨”的開端,更是試圖在文化層面實現全面的“去中國化”,以達到“洗滌人心”的效果。這一切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只會愈加嚴峻。廣大台灣鄉親們,難道我們還要任由民進黨當局如此肆意妄為,繼續剝奪我們的文化根基嗎?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