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大規模整編意欲何為?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規模整編意欲何為?
日本防衛省近期宣稱,海上自衛隊即將實施史上力度最大的編制調整,以“更有效地整合現有主力艦艇”。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此舉的真實意圖是構建全新作戰體系、提升遠端作戰能力,走向全面“再武裝”。充分折射出日本擴軍備武、加速向“軍事大國”邁進的危險圖謀。對此,周邊國家須予以高度警惕。

  據悉,日本海上自衛隊現由自衛艦隊、“地方配備部隊”、教育航空集團和練習艦隊等組成。自衛艦隊是海自的主力,下轄編入水面主戰艦艇的“護衛艦隊”及航空集團、潛艇艦隊、掃雷艦群、艦隊情報群等直屬部隊。“護衛艦隊”現下轄四個護衛隊群,每群各下設兩支護衛隊,一支直升機驅逐隊主司反潛,一支防空驅逐隊主管海基反導和防空。

  2005年,海自曾大舉重組,各護衛隊群不再負責作戰指揮,轉為只負責管理、訓練和後勤保障的行政單位,而下屬的兩支護衛隊則分散配置,不再集中一地。這對海自指揮運籌、協同作戰、訓練水準和後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升了其插手周邊熱點事件的靈活度。

  根據新的調整計劃,海自將所有水面主戰艦艇納入新成立的“水上艦隊”,主要編成“水面作戰群”“巡邏警戒群”及“水陸兩棲和掃雷作戰群”等。其中,三個“水面作戰群”將以四個護衛隊群為基礎改編而成;一個“巡邏警戒群”將取代原“地方配備部隊”下轄的“導彈艇隊”;一個“水陸兩棲和掃雷作戰群”將由掃雷艦群和“地方配備部隊”所屬的掃雷、運輸和兩棲力量合併組成。

  同時,原海自系統通信隊群,自衛艦隊建制下的艦隊情報群、海洋業務和對潛支援群,以及地方隊的警備所等涉情報戰職能單位,將被整合成立與“水上艦隊”級別相同的“情報作戰集團”,下設“作戰情報大隊”和“網路防禦大隊”。所有重組計劃在2026年3月完成,屆時“護衛艦隊”“護衛隊群”等沿用已久的番號將消失。

整編計劃指向鮮明

  日本海上自衛隊此次整編的重點是“護衛艦隊”,並廣泛涉及掃雷艦群和“地方配備部隊”等多個單位,意圖明顯。

  首先,整合主戰兵力,強化一線實力。根據艦艇性能用途和作戰職責,合併重組較分散的專業力量,謀求更為高效靈活地運用部隊。正如防衛省所宣稱的,三個“水面作戰群”將各擁有一艘直升機驅逐艦,其餘艦艇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原護衛隊群有所增加,以便保證更多戰艦接受輪換、訓練和維護,開展更高水準的聯合與協同行動。“巡邏警戒群”主要承擔平時海自基地及日本週邊海域的警戒監視任務,也能用於輔助應對長期行動,還可保障作為主力的“水面作戰群”專注于訓練。

  其次,充實航母編隊,實施遠洋進攻。兩艘2萬噸級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均已初步完成輕型航母化改造,可搭載垂直起降型F-35B戰鬥機,它們與一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將分別充任三個“水面作戰群”的旗艦,&&編組輕型航母編隊,遂行攻擊性的制空、制海或奪島等任務,並填補亞太美軍的航母編隊“空窗期”。另一艘“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及部分水面艦艇則納入“水陸兩棲和掃雷作戰群”,使之在履行兩棲作戰及掃雷行動“本職”任務之餘,還可“升格”為直升機航母作戰編隊使用。

  第三,鞏固原有“優勢”,彌補能力短板。目前美日聯合演訓中的立體掃雷、兩棲登陸和海上運輸等重點課目,都將成為新成立的“水陸兩棲和掃雷作戰群”的職責,使其在保持掃雷這一傳統“強項”的同時,“擔綱”兩棲和運輸這兩個海自近年來為“備戰西南方向”而重點關注的領域。新的“情報作戰集團”則吸納水文、聲學及電磁等多類型情報偵察與分析力量,將提升海自在情報戰領域的聯合作戰能力。

黷武圖謀越發暴露

  早在今年5月,日本參議院通過了《防衛省設置法修正案》,批准防衛省設立一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常設機構“統合作戰司令部”,形成一元化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日本海上自衛隊本輪整編,目的是強化海上作戰能力,適應新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要求,充分折射出日本擴軍備武、加速向“軍事大國”邁進的危險圖謀。

  本次整編只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史上最大規模改革”的序幕。根據2022年出臺的“安保三文件”中的設想和一些媒體披露,海自計劃在10年內,將“水上艦隊”按6個群、21個護衛隊的新體制進行整編,驅護艦數量將增至54艘。為順應科技發展趨勢,海自不斷投資建造高度自動化、智慧化的驅護艦,以持續增編“水面作戰群”。

     海自還特別重視情報戰領域力量整合,企圖通過情報支援的方式干預周邊熱點和衝突。“水陸兩棲和掃雷作戰群”重組完畢後,很可能是一支編有直升機母艦、攜帶氣墊登陸艇的運輸艦和若干驅護艦、掃雷艦的大型特混兩棲艦隊,將顯著增強其制海與力量投射能力。

  近年來,日本防衛預算連創新高。海自是日防衛費的重要投入方向,力量建設將顯著強化。在總額高達591億美元的2025財年防衛預算中,海自分得了不菲的“蛋糕”:約22億美元用於建造三艘標準排水量4800噸的新型多用途護衛艦;約5.6億美元用於開發和測試兩艘新型“宙斯盾”系統搭載艦;約2.1億美元用於研製潛艇垂直髮射系統;約1.32億美元用於研發可打擊無人機等“小型威脅源”的艦載高功率鐳射系統等。這些新銳武器裝備均將成為海自新作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使其編製表上的“護衛”標簽名實俱亡。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近日宣佈,美國國務院批准向日本出售9架波音KC-46A空中加油機,預估交易金額達41億美元。分析稱,該批KC-46A空中加油機服役後,將進一步提升日本空中加油和戰略投送能力,也將給地區安全穩定造成威脅。

  據悉,早在2016年日本就與美國簽訂了一項關於採購2架KC-46A空中加油機的合同,成為該型飛機首個國外客戶。2020年和2022年,日本又分別增訂2架該型飛機。截至目前,日本已收到4架該型飛機,均服役于日本航空自衛隊第405中隊。

     日本海上自衛隊9月10日宣佈“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將前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美國海軍的指導下,對F-35B戰鬥機進行短距離起飛和垂直降落測試。據悉,F-35B戰鬥機需要採用軟管加油,KC-46A空中加油機剛好可以滿足其需求。分析稱,結合近期相關舉動,日本或在訓練一支可進行遠距離作戰的戰鬥機隊,此舉已突破“專守防衛”原則。

      此外,美空軍目前已訂購大量KC-46A空中加油機,考慮到未來將替換近400架KC-135空中加油機,KC-46A空中加油機訂單或將繼續增加。日本採購與美軍相同型號的加油機,不僅可供航空自衛隊使用,還可供駐日美軍或執行長距離海外任務的美國本土戰鬥機使用,加強日美聯合作戰能力。

  助推與駐日美軍間的指揮一體化,是日本自衛隊當前的改革大方向,此番海上自衛隊的整編只是該進程的開始,陸上和航空自衛隊會陸續展開類似整編。最終,在指揮體制上,將完成駐日美軍司令部的改造、日本自衛隊“統合作戰司令部”的組建以及兩者之間的對接;在力量編成上,則將完成陸海空自衛隊的力量充實與整編。美國利用日本彌補其推行“大國競爭”戰略的軍力缺口,日本則利用美國走向全面“再武裝”,地區乃至全球和平與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