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新中國大閱兵回顧(十一):1959年大閱兵——首次“逢十大閱”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4-10-08 13:53:20

微信圖片_20240419204006

導語】閱兵是古今中外一種傳統的軍事儀式,更是綜合國力的展示。它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威、軍威,最能積聚軍心、民心。受閱部隊表現出良好的形象和精神狀態,武器裝備則逐漸實現國産化和現代化。這些閱兵活動對於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959年大閱兵:準備工作進行早 規模比往年大

與過去幾次閱兵相比,此次國慶閱兵準備工作進行得比較早。1958年夏,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大規模改建天安門廣場,迎接新中國成立10週年大慶。毛澤東主席指示:改建天安門廣場,要反映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特點,氣魄要大,要使天安門廣場成為莊嚴宏偉,能容納100萬人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周恩來總理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精神,多次強調,一定要體現出“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題思想和時代精神,並對廣場的規劃,建築物的設計、模型,從指導思想到藝術構思,都作了詳細而明確的指示。9月5日,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召開會議,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副市長萬里傳達了中共中央關於改建好天安門廣場和建築好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公共建築的通知,還傳達了鄧小平關於修建工程要貫徹少而精,品質要好,藝術要精的指示。

為了做好天安門廣場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北京市發動了全市的城建工作者,並邀請全國著名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參加此次廣場的規劃設計工作,最後形成了一個綜合的改造方案。1958年12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開會討論國慶工程,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出席,周恩來親自介紹天安門廣場的規劃設計情況,會議通過了綜合設計方案。這個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天安門廣場是一個莊嚴雄偉的政治性廣場;保留正陽門和箭樓,拆除中華門,其東西兩側分列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其形制、體量和高度,既取決於建築物本身的需要,也要與廣場的整體性,乃至舊有的古建築相協調。

經過數萬建設大軍夜以繼日地艱苦努力,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天安門廣場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個雄偉、壯麗、寬闊的廣場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全國和全世界人民面前。整個廣場較國慶5週年時擴大了兩倍半,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一次可容納100萬人集會活動。廣場中心幹道上鋪砌由橘黃、藍青色花崗石組成的“人”字型路面,長達390米,寬80米,同時能通過120路縱隊隊伍。廣場北面,天安門城樓前面建成了4座紅色的永久性觀禮臺,容納量也從過去的1萬多人增加到了2萬多人;東西兩邊分別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廣場正南屹立著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東西長安街也大為拓寬,天空中縱橫交叉的電線沒有了,嵌在地面上的電車車軌消失了,三面紅墻連同阻礙交通的東、西長安門一併徹底拆除,在東、西側路至各建築物間設置了人行道並進行植樹、綠化,整個廣場是用花崗岩、瀝青混凝土和水泥方磚鋪成,使天安門廣場顯得更為恢宏大氣。廣場上還安裝了幾百座高大的各種形狀各異的燈座,每個燈座上都有九個乳白大燈和十六個聚光燈,到了夜晚亮燈的時候,天安門城樓、廣場周圍和東西長安街上的輪廓,被無數像串聯起來的夜明珠似的電燈勾畫出來,千姿百態,各具風格。

1958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轉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慶祝活動的意見,明確指出,這次國慶10週年慶祝典禮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要比往年搞得更加隆重盛大。根據這個精神,京津衛戍區司令部于1958年12月擬制了《1959年國慶首都閱兵方案》,並上報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批准通過,任命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為閱兵總指揮。之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審定了閱兵方案。

此次閱兵,受閱部隊共計11018人,火炮144門,汽車240輛,各型作戰飛機155架,由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組成。徒步方隊有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等編組的院校方隊,海軍長山要塞區編組的水兵方隊、北京軍區3個野戰軍編組的步兵師方隊。車輛方隊有2個摩托化步兵方隊,空軍空降兵教導師組成的傘兵方隊,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方隊,空軍高炮師、雷達探照燈團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和雷達探照燈方隊,122毫米加農炮方隊,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方隊,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隊,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隊。空軍飛行梯隊由1個轟炸機師、4個殲擊機師和高級航空兵學校抽組而成。

過去曾經參加過受閱的騎兵方隊、摩托車和口徑在100毫米以下的地面高炮、高射火炮方隊,這次國慶閱兵取消。

QQ截圖20241008135053

水兵方隊通過天安門

1959年大閱兵:分列式中的將軍領隊

10月1日上午,首都群眾興高采烈地朝天安門廣場湧來。此次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11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70萬人。人們手裏捧著各色各樣的鮮花,在廣場中間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國徽圖案和“1949-1959”的字形。廣場四週,直徑3米的五彩大氣球高懸起許多醒目的大標語,處處都顯示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天安門城樓上懸挂著毛澤東的畫像,左右是兩條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是孫中山的畫像,面朝天安門的兩側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史達林的畫像。在天安門兩邊的標語塔上書寫著:“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以及具有時代特色的“人民公社萬歲”、“大躍進萬歲”等標語。

9時50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國家主席劉少奇和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一起,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健步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緊隨其後的有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董必武、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周圍的觀禮臺上,站滿了來自不同國家、政府的來賓。他們中有各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有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人民代表團和在華專家,有各國工會、婦女等群眾組織的代表,有軍事代表團成員,有亞非拉國家的友好代表團等等,四海高朋齊聚天安門。

10時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長彭真宣佈:“首都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國慶典禮開始!”這時,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禮炮鳴響,400名少先隊員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幾十萬人肅立著,仔細聆聽著——“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經歷了苦難的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隨後,舉行閱兵。規模宏大的分列式便開始了。

QQ截圖20241008135236

受閱方隊行進在天安門前

伴隨著鏗鏘有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迎風招展的“八一”軍旗,引導著軍事學院方隊首先進入天安門廣場。他們排列著24路縱隊,精神抖擻,齊步前進。學員們身著深藍色陸軍校官禮服,佩戴著金黃色肩章,翻領上繡有彩色圖案,精神抖擻,齊步前進。更引人注目的是,兩位將軍邁著有力的步伐,帶領著這支校官隊伍昂首走進天安門廣場。臨近觀禮臺時,兩位年輕的將軍抬臂、敬禮,收腹、踢腿,一舉手一投足,剛勁有力,標準到位,展現出中國軍人特有的風采。

吳華奪將軍連續多次擔任國慶典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的領隊。國慶十週年閱兵典禮上,同樣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胡定千將軍和吳華奪將軍一起,成為我軍歷史上第一批擔任閱兵領隊的將軍,這兩位親密的老戰友,在長征和抗日時期都一起並肩作戰,今天,他們又並肩走過天安門廣場,在我軍的閱兵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緊跟在軍事學院方隊之後通過的,是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鐵道兵學校、空軍學校、海軍學校的學員方隊。一個個方隊充滿著青春活力,隊伍整齊,步伐有力,生氣勃勃地通過天安門,昭示著我軍未來的希望。

之後是水兵方隊,他們身著白色水兵服,佩戴肩章,頭戴黑色飄帶水兵帽,手持國産半自動步槍,刺刀閃閃發光,神采飛揚地走過檢閱台。他們當中,有擊沉、擊傷敵艦船100多艘、俘獲50艘的東海艦隊水兵;還有來自福建前線的水兵,他們在去年秋天的兩個月裏,曾把20多艘國民黨軍艦艇埋葬在台灣海峽。我們祖國“有海無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繼水兵方隊之後,是6個步兵方隊。指戰員們頭戴鋼盔,手持半自動步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威風凜凜。緊接著,廣場上傳來一陣馬達轟鳴聲,原來是由72輛解放牌卡車組成的方隊,他們是手持衝鋒槍或半自動步槍的摩托化步兵方隊,和胸前斜挎衝鋒槍、身背降落傘包的空降兵方隊。

1959年國慶十週年閱兵式上,59式坦克雄赳赳、氣昂昂駛過天安門廣場。

1959年大閱兵:國産“陸戰之王”與“紅旗車”閃亮登場

伴著雄壯的軍樂聲,機械化炮兵方隊和裝甲兵方隊一波波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他們是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方隊,空軍高炮師、雷達探照燈團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和雷達探照燈方隊,122毫米加農炮方隊,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方隊,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隊,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隊。這些大炮,絕大部分是我國自己製造的,其中有威力強大的自動化的高射炮。有一支是人民解放軍重炮兵部隊中建軍最早的部隊,它在遼沈戰役中大顯神威,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痛擊敵艦。現在,他們擁有新式國産的大口徑加農大炮,成為無堅不摧的現代化炮兵。

拖著大炮的“五九”式履帶牽引車和九十九輛巨型坦克,組成鋼鐵巨流,發出隆隆的巨響,來到天安門前。“五九”中型坦克,這是我國製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當年定型,當年投産,當年裝備部隊並參加國慶閱兵。10月1日,首批國産的32輛T-54A參加了1959年大閱兵,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也是國産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雖然坦克到達訓練場比較晚,訓練時間短,但在廠方技工的積極幫助下,經過駕駛員對新裝備性能的刻苦鑽研,基本上掌握了新裝備的操作技術,訓練水準大步提高,向世人展示了國産坦克的風采。1959年底,國産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五九”坦克)。“五九”坦克全重36噸,乘員4人,車全長9米(炮向前),車寬3.27米,車高2.4米(至炮塔頂),車底距地高0.42米,最大公路速度50公里/小時,平均公路速度30-33公里/小時,最大公路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為30度,最大側傾坡度為30度,越壕寬2.7米,越垂直墻高0.8米,涉水深1.4米,潛水深5.5米,主用武器為1門100毫米線膛炮,該炮可發射鎢芯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34發,配有紅外夜視儀,在50年代末屬於世界先進坦克之一。“五九”坦克的問世,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産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中國的坦克工業發展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此外,“紅旗牌”檢閱車也首次亮相國慶閱兵式。

空軍戰機和炮兵部隊同時通過天安門

1959年大閱兵:天安門上空的英雄戰鷹

正當人們向火炮、裝甲車組成的鐵流招手歡呼的時候,強大的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群,分成6個空中梯隊,突然出現在廣場上空。這些英雄的戰鷹,排著整齊的5機編隊呼嘯著由東向西飛過,飛行高度350米至500米。與國慶5週年閱兵時相比,編隊由3機增加為5機,飛機總數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閱飛行高度也降低了,展示了中國空軍的實力和中國飛行員精湛的駕駛技藝。駕駛它們的是我國空軍建軍最早的一個師。這個師從成立以來共擊落擊傷敵機88架,涌現出3400多名英雄、模範和立功受獎人員。一時間,廣場上歡聲雷動。人們向受閱部隊歡呼致敬,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光輝成就。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鄭重宣告:“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海軍。”新中國成立後,迅速開始了仿製生産噴氣式戰鬥機的工作。根據中共中央與蘇共中央達成的協議,1949年10月,我國從蘇聯購進了第一批20架雅克-12飛機,到年底,共從蘇聯進口各型飛機185架。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在國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拿出鉅資,再次從蘇聯購買了大批航空武器裝備,使人民空軍的規模迅速得到了壯大。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以戰略家的眼光敏銳感到:依靠進口飛機雖然解決了空軍初建時期的裝備急需,但從長遠看,要建設強大的人民空軍,必須走武器裝備國産化道路。

1954年1月,我國航空工作者經過艱苦奮戰,在南昌成功仿製出以蘇聯雅克-18為原型機的教練機“初教-5”,這是新中國生産的第一架飛機。兩年以後,1956年7月19日清晨,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殲-5戰鬥機騰空而起,這架銀白色殲擊機的試飛成功,後命名為殲-5,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掌握噴氣技術的國家之一,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一躍進入了噴氣時代。殲-5是在蘇聯米格-17戰鬥機的基礎上仿製而成的高亞音速殲擊機。1958年2月,海軍航空兵某師兩名飛行員駕駛兩架殲-5飛機,在12000米以上的高空,輪番對來犯的美國高空偵察機發動攻擊,終於將其擊落。至1958年底,我空軍的殲-5飛機共擊落敵機9架,有力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這是“殲-5”殲擊機為中國空軍史冊寫下的輝煌一筆。1958年12月19日,瀋陽飛機製造廠根據蘇聯米格-19殲擊機進行了改進設計的超音速殲擊機殲-6首飛成功,這是中國空軍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使我主戰飛機性能與美、蘇等國的差距大為縮短,使我國跨入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生産超音速殲擊機的國家行列。

1959年大閱兵亮點:

1959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逢十大閱”,閱兵規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也是毛澤東出席的最後一次國慶閱兵。

這次閱兵,規模比往年大,但用的時間卻只有58分鐘,表明閱兵組織工作比往年更週密、更細緻、更成熟。

1959年國慶閱兵中,我國製造的59式主戰坦克第一次接受檢閱。受閱武器裝備的國産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受閱的6種型號的火炮中,有5種是中國自己製造的。國慶10週年閱兵,受閱武器裝備的國産化程度大大提高,表明中國國防工業由仿製進入了自行設計製造的嶄新階段。此外,“紅旗牌”檢閱車也首次亮相國慶閱兵式。新華社報道説:“向著工業化飛躍前進的偉大祖國,給了人民解放軍各種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受閱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高速飛機,都是祖國自己製造的。”鼓舞人心的語言,反映出短短10年,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已經由“小米加步槍”階段,進入了“步槍加飛機大炮”的新階段。正如外電所評論的,這次閱兵向全世界表明,中國軍隊建設經過10個春秋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中國軍網、央廣軍事)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