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勝選第47任美國總統 未來四年,特朗普將交出一份怎樣“答卷”?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寰球熱點      2024-11-08 00:08:48

QQ截圖20241108000450

導語】據美國媒體測算,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已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特朗普于美東時間11月6日宣佈勝選。他在佛羅裏達州棕櫚灘會議中心向支援者發表勝選演説時稱,自己“創造了歷史”,並承諾在上任後解決國家面對的問題。

回看特朗普轉商從政以來的動作,很多都對美國政壇産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近幾年來,國會騷亂、法庭受審、遭遇刺殺……幾番大起大落後,他再次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最終踏上回歸白宮之路。未來四年,特朗普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八年跌宕起伏 特朗普第三次競選美國總統

2024年7月18日,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特朗普正式接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面對支援者們的歡呼和掌聲,或許有過那麼一些時刻,讓他回想起了八年來的跌宕起伏。

資料圖:特朗普。

特朗普1946年6月出生於紐約,1968年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後,進入其父的房地産公司工作,並在1971年開始掌管公司運營。在隨後幾十年間,特朗普開始建立自己的房地産王國。

2016年總統選舉中,特朗普轉商從政,風頭強勁,以“黑馬”之態擊敗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而到了2020年,特朗普卻輸給了對手拜登。當時敗選後的特朗普,被形容為“憤怒、沮喪、遭受冷遇”,與往日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在集會上向支援者發表演講。他拒絕承認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呼籲前往國會施壓,“我們不會讓步!”

當天,大批抗議者暴力闖入國會大廈,震驚全球。華盛頓掀起猛烈政治風暴:特朗普被控“煽動叛亂”,再遭彈劾,同時被美國主要社交媒體平臺“禁言”,多名共和黨大佬也紛紛與之公開切割。

那時候的特朗普,在政治這條路上還能走多遠?回顧其政治生涯,《紐約時報》的回答是:美國國會騷亂後,厭倦了特朗普的部分兩黨人士和媒體,似乎經常祈願他能“消失”,但事實是,與他相關的法律和政治紛爭始終籠罩著美國。

從商多年再跳到政壇,特朗普不停地經歷著成功、失敗,再成功、再失敗的反覆“橫跳”。這樣跌宕起伏的經歷,也讓冒險家的大膽和生意人的精明等特質,成為他的鮮明標簽。

特朗普的性格之源,從其兒時的成長經歷或許也可以窺探一二。他曾在自傳中透露,對自己童年影響最深的是父親弗萊德·特朗普,“我從他身上學會了競爭和效率,即擠進去,幹起來,幹好,退出來。”

他還透露了這麼一件小事,“在青春期內,我對惡作劇特感興趣,我喜歡挑起事端,喜歡考驗別人,喜歡扔水氣球,扔用唾液弄濕的小紙團,喜歡在校園裏或生日晚會上跟別人辯論。做這種事的動機,進取心多於惡意。當我13歲時,父親決定送我進軍校。在那兒,我學會了怎樣把我的進取心變為成績。”

1989年,特朗普第一次登上《時代》封面。那一期封面介紹道:“這個男人可能讓你羨慕嫉妒恨——手法叫炫富,名字叫特朗普”。當年,身為成功地産商人的特朗普,手持一張撲克牌抵著腦門,眼神裏透著運籌帷幄的自信。

27年後,他贏得了美國總統選舉。35年後,他再次鎖定美國總統選舉勝局。

資料圖:哈裏斯。<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沙晗汀 攝

資料圖:哈裏斯。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攝

哈裏斯承認敗選:將幫助特朗普完成權力交接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初步計票結果出爐後,當地時間11月6日下午,美國現任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在華盛頓特區的霍華德大學發表講話,承認敗選。哈裏斯並與在選舉中獲勝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通電話,向其表示祝賀。

哈裏斯表示,“雖然這不是我們為之奮鬥的結果”,但她接受自己在選舉中落敗,呼籲其支援者接受選舉結果,並承諾將幫助特朗普及其團隊以和平方式完成權力交接。

哈裏斯説:“我知道,人們現在正在感受和經歷一系列的情緒。我能感受到。但我們必須接受這次選舉的結果。”

“有時候這場鬥爭需要一段時間。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贏,”她對霍華德大學的聽眾説。“永遠不要放棄”。哈裏斯還敦促支援者“永遠不要停止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特朗普擊敗對手哈裏斯原因曝光

“如果你有點與眾不同,或有點專橫無禮,或者你所做的事情是大膽的或有爭議的,就總會有你的故事。”特朗普曾這樣表達自己。

在此次競選期間,特朗普也自詡他是“唯一一個被起訴卻變得更受歡迎的人”。不過,路透社指出,特朗普之所以能夠擊敗對手哈裏斯,還有這些原因:

一方面,美國選民對拜登政府的不滿加劇。包括有色人種和年輕選民在內的許多美國民眾認為,收入難以跟上食品雜貨等基本商品服務的漲幅。

另一方面,不少美國選民對美墨邊境的移民潮感到不安。民調顯示,當受訪者被問及新總統上任百日最應該關注的事項時,移民問題位列第一。

“在自詡日益多元化的美國,人們普遍有一種失落感,即美國人生活的基石——擁有住房、體面的工資和享受大學教育等——對許多人來説正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路透社表示。

圖片來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視頻截圖

特朗普能“幫國家治愈傷痛”嗎?

2024年的美國大選投票結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宣佈勝選。在演講中,特朗普承諾要彌合裂痕,“幫助國家治愈傷痛”。然而,此前在選舉過程中,民主黨與共和黨都利用社會不同群體間的對立來動員選民,這種動員方式可能將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

【種族歧視】

回顧選前,10月27日,特朗普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大型競選集會,眾多名流出席,許多演講者的發言引發批評。

喜劇演員辛奇克利夫在演講時,形容美國屬地波多黎各是“漂浮的垃圾島”,並稱:“這些拉丁裔,他們喜歡生孩子,他們不會放棄生孩子的。”受邀演講的西德·羅森伯格則咆哮道:“該死的非法移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對少數族裔和移民的攻擊,似乎成為了共和黨慣用的“政治狗哨”。按照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高級研究分析師傑夫·蒂夏瑟的看法,“無論是新納粹還是白人至上主義者,他們都很興奮……他們幾乎不敢相信,一位主要政黨的領袖會使用那些在他們圈子內流行了幾十年的言辭。”

這種種族主義的“狗哨”,自然引起了另一方的強烈反應。共和黨有“白人至上主義”的狗哨,民主黨則有激發少數族裔認同的身份政治。

據美國媒體TheWrap報道,民主黨籍波多黎各裔美國聯邦眾議員科爾特斯稱,特朗普競選集會上的演講是“可怕的、絕對瘋狂的”。

民主黨方面在本次大選週期中,也不斷利用身份政治試圖挑起少數族裔的恐懼,動員選民。

據美聯社報道,長期以來對特朗普持批評態度的美軍退役將領約翰·凱利稱,這位前總統曾稱讚希特勒。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裏斯隨即表示,特朗普是一個“法西斯主義者”。

美國曾有長期的奴隸制和種族隔離歷史,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歧視由來已久。2020年5月25日,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遭警察“跪壓”致死,隨後,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和抗議種族歧視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席捲美國。

據美國數據網站統計,2024年以來,死於美國警察槍下的非裔依舊不減,非裔美國人被警察槍擊致死的比率遠高於其他任何種族。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社會對於其他少數族裔的仇恨行為也呈現增長趨勢。美國“停止仇恨亞太裔”組織及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NORC)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在美國,49%的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後裔成為了仇恨行為的受害者。這一比例之高令人震驚。

【貧富對立】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這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社會頑疾。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基尼系數達0.485。美聯儲的數據則顯示,2021年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口財富總和達45.9萬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底層90%美國人的財富總和。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超過73%的低收入美國人認為,美國經濟體制不公平地偏袒強勢利益集團,約八成或更多的成年人認為,政客、大公司和富人擁有過多的權力以及影響力。

以特朗普為代表的保守派民粹政客宣稱,是華盛頓的政治精英造成了美國窮人的痛苦,他們要去打擊精英,為美國人奪回美國。那句著名的“排幹沼澤”,被視為特朗普在2016年贏得大選的利器。

而以參議員桑德斯、眾議員科爾特斯為首的民主黨進步派,則將矛頭對準了美國的富人階層和大企業,認為是大企業和富人的貪婪,以及對政治的干涉導致了美國人的痛苦。

進步派多年來的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人的認知。比如在近年來的高通脹中,據美國媒體的調查顯示,許多民眾認為造成通脹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的貪婪與肆意漲價。

有調查顯示,37%的美國人認為億萬富翁是糟糕的榜樣,49%的人表示對億萬富翁有負面情緒。

隨著兩黨對民粹政治的依賴與利用,美國貧富之間的對立恐怕也將愈發嚴重。

【城鄉較量】

有美國學者曾浪漫地描述美國的城鄉發展過程:“美國出生在鄉村,只是後來搬到了城市。”

但現實可能沒有這麼詩意,美國城鄉之間日益擴大的發展水準差距,讓來自城市和農村的美國人已經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如同各自活在“平行世界”中,産生了嚴重的對立情緒。

據《福布斯》報道,數十年來,美國的財富和人口持續向城市集中,城市産生的財富、創新、就業和專利項目數量都要遠遠高於農村地區,且這一趨勢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經濟學家耶德·科爾科稱,相比農村地區,城市地區有更多的人具有大學學歷、較高的收入中位數、較高的職場成長預期,這些都與大城市經濟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

有美國媒體分析認為,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可能會導致農村居民的憤怒和不滿,進而激化城鄉之間的政治對立。

誠如所言,如今的美國人可能對於天空的顏色都沒有共同意見,那麼特朗普又該如何兌現他“幫助國家治愈傷痛”的承諾?

資料圖:特朗普。

特朗普宣佈勝選:能否帶領“美國回歸”?

2022年11月15日晚,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宣佈,正式啟動2024年總統競選活動。他在講話中回顧他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各領域“政績”,同時抨擊拜登政府以及民主黨政策,宣稱將讓“美國回歸”。

自此以來,特朗普的民調支援率在共和黨內長期居首。特別是在同拜登展開電視直播激辯後,特朗普看上去更為“自信的表現”和“有力的言論”給他加了不少分,在全國民調中相對領先。

然而,美國選戰白熱化之際,特朗普卻接連遭遇刺殺未遂事件,在美國各界引起震動。

圍繞這些事件的關注,成了特朗普競選期間賣力拉票的“抓手”之一。美國技術企業大亨馬斯克也在其名下的社交平臺X上明確“站隊”:“我完全支援特朗普,希望他早日康復。”

相較之下,拜登卻在關於年齡、健康等爭議中黯然退選,轉而由哈裏斯繼續與特朗普“打擂臺”。槍聲不斷,黨爭難消,美國的政治暴力會否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新常態”?

八年過去了,不論是“斷供”世衛組織還是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屢屢讓美國政界和媒體感到意外,也讓美國的傳統盟友們頭疼。

如今,憑藉其反建制形象及在移民、貿易等議題上的保守政策,特朗普在美國的擁躉很顯然未見消減,反而似乎變成了美國社會在習慣他的行事風格,甚至受到“特朗普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曾經的政壇“局外人”到再次有望入主白宮,特朗普將帶領美國走向何方?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日報、環球網、光明網)


責任編輯:侯哲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國際新聞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