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澄正書院主任
第47屆美國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甫剛落幕,最新政治版圖重組洗牌,前總統共和黨籍候選人特朗普捲土重來逆襲成功重掌政權,且國會最大多數黨為共和黨,可謂是完全執政。由於特朗普身為成功企業家,其行事風格迥然不同於傳統建制派政治人物行為模式,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及欠缺可預測性。
一般認為,特朗普個人決策變化莫測,又因其個人政治意志極為強硬,其主政對國際社會、全球或區域秩序,及各國政經軍事外交皆産生衝擊,機遇及挑戰並存。對台灣而言,衝擊究竟為何?戰略地位有何改變?會被出賣嗎?美國新舊政府對待俄烏戰爭前後立場及未來處置方式,對臺有何啟示呢?
首先,有關特朗普主政下台灣是否被出賣爭論。檢視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數度論及台灣,因其處理對外事務在政策上充滿商業交易色彩,不如拜登政府堅持某一種政治理想或價值信念,以作為國際戰略、外交政策及對中、兩岸政策行事準則指導,致許多觀點認為台灣恐淪為棋子角色,甚至是棄子被出賣。
誠如有學者認為,固然台灣地區是美國與中國議價籌碼,在特朗普主政下更具交易性且會將台灣問題工具化,視為一顆隨手可打台灣牌。但也有觀點指出,只要美國在國際戰略上設計,一直以圍堵遏制中國發展為目標,就會實施聯臺制中戰略,台灣就根本無法完全被出賣,有其特殊且重要戰略地位及價值。
其次,特朗普要求台灣增加保護費,固然有武裝台灣動機但恐成為窮臺策略。特朗普在選舉過程中,未曾公開宣稱協防台灣;不若拜登總統曾數度公開宣稱協防台灣,但也保持戰略模糊並未清晰説明是出兵防衛台灣安全,而是提出要求台灣提高軍務費用在GDP所佔比例。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曾二次公開要求台灣,應增加軍費預算到GDP的10%,首任主政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也曾建議台灣應提升至GDP的5%。
這樣獅子大開口喊價,其政治動機究竟是要武裝台灣呢?還是恐淪為一種窮臺策略呢?進一步檢視2025年度台灣的官方財政總預算編列,約為三兆一千多億新台幣,已編列6740億軍務預算,約佔GDP的2.5%;若是要提升至GDP10%,軍務經費約二兆六千億新台幣,即使是提升一倍至GDP5%也是一兆三千億新台幣,無論是GDP5%或GDP10%,此皆非台灣財政能力所能支撐,不僅惡化財政支出結構,也有拖垮台灣經濟發展之虞。
即使民進黨當局提撥GDP的3%作為軍費支出,也高達八千億新台幣,勢將造成台灣巨大財政沈疴排擠其他教育民生社福預算。若從台灣軍費支出約佔總預算的17%來估算,依據特朗普説法目前約達2.5%GDP調高10%,意謂著軍費支出約佔台當局總預算的七成。表面上這是武裝台灣,實則或將拖垮台灣財政,形同一種掠奪式窮臺策略。
再者,特朗普執政對中國挑戰及機遇並存。美國從一開始就對其盟友、夥伴關係和多邊體系進行投資和再投資,這符合所謂美國國家利益。美國宣稱對比中國的比較優勢,在於美國擁有強大的自願聯盟和自願夥伴關係網路;拜登政府重新進行多邊框架建構及接觸,特朗普則進行雙邊主義。無論是拜登、川特普皆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者,但拜登較為強調價值理念,川普則認為重視價格交易。
中國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具備全産業鏈的製造大國,俄烏戰爭後成為第二大軍事大國;並逐漸在經濟、軍事、科技及各尖端領域,朝向趕超美國的態勢。美國因其全球霸權殞落,在心理上形成巨大落差,特朗普恐又開始啟動全面遏制、打壓中國的貿易、科技及軍事、體制發展,中美陷入修習底德陷阱。
現今美國獨霸及主宰全球的願望受到空前的阻礙,不斷製造假想敵,一如既往德國及日本當經濟處於全球第二時,也面臨美國壓制。但從特朗普主政下中美貿易戰來看,中國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基於國家核心利益強力響應此挑戰。
最後,美國背離盟邦關係不勝枚舉,台灣需要主動改善兩岸關係。歐洲、北約、日韓、印度、澳洲、菲律賓、台灣,皆是美國結盟自願夥伴及民主成員之一。這些夥伴從 “美國國家利益”來説,皆是棋子可被工具化及籌碼化。從美國處理既往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問題,最後選擇棄守;現被美國及歐洲做為遏制俄羅斯工具的烏克蘭,最終陷入戰爭漩渦中難自拔。儘管西方國家對烏提供軍事援助、軍事融資及經濟制裁,但烏克蘭確喪失領土、人口縮減、軍隊死傷無數及難民千萬。
戰前的烏克蘭國土約60萬平方公里,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其工業基礎也不弱,人口有4,300多萬。然經歷二年多的戰爭洗禮後,軍隊死傷數十萬,人口逃離1,200多萬、僅剩2,800多萬,國土面積丟失去超過四分之一,這就是實施失衡國際戰略及一邊倒外交作為産生弊端,烏克蘭作為純粹一方棋子地位及角色,最終失去戰略緩衝地位,及付出慘痛可悲的代價。
綜上所論,有關特朗普執政後台灣是否被出賣問題,産生南轅北轍爭論。有的觀點認為只要美國持續印太戰略及抗中,皆需要以臺制華,故台灣被出賣及淪為棄子角色這種可能性甚低。有的觀點認為,台灣會被出賣,特朗普重視中國(如桌面)高於台灣(如筆尖)。但無論如何,台灣終究是皆是美國反中的棋子;且特朗普總統更會將台灣籌碼化及工具化,而非拜登視台灣為民主同盟成員。換言之,台灣成為被交易對象更為明顯。
兩岸陸或臺哪一個衝擊面大呢?對大陸衝擊是全面的,對台灣衝擊則是個別方面的。但兩岸處於不對稱權力結構,大陸力量大,戰略定力和可採用的政策工具更多,即便發生局部性衝突,或者是全面貿易戰,大陸也能承受得住。反之,台灣即便面對局部性衝擊,美國與大陸也會制約法理台獨進一步發展,故對台灣的影響就會是根本性的。換言之,特朗普當選對臺較為不利,大陸承受力較佳。
是故,台灣更應該主動修補與大陸的關係;即使與美國及大陸無法完全保持等距交往,也應該避免完全主動迎合美國政客及利益集團的煽惑,而走上烏克蘭自毀的老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烏克蘭的下場,台灣應要有所警惕。烏採取一邊倒偏向美國及北約的失衡國際戰略,最終因失去地緣政治及戰略平衡而被推上戰場,陷入萬劫不復險境。
台灣身為棋子,這並非自身選擇。未來中美、美臺關係,及兩岸關係都會令人持相對不樂觀的態度。然這是由中美競爭的大局所決定。台灣更應尋求改善兩岸關係,回歸九二共識重啟兩岸對話協商替代兩岸對抗,藉此沖銷中美間對抗對台灣産生擠壓作用。
尤其兩岸間至少擁有共同歷史文化淵源、血脈聯繫及民族情感作為緩衝,無論是主張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兩岸一家、九二共識,皆是兩岸建立和平穩定框架重要元素組成。舍此,無異是緣木求魚,不僅陷入美國武裝台灣以臺制中戰略困境,甚至在迎合美國戰略需求上一再予取予求,最終反掉入窮臺惡性迴圈絕境中,既喪失台灣安全保障也失去發展競爭力。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