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鎤銘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在特朗普(Donald Trump)于2024年11月5日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後,民進黨當局迅速展開一系列軍備擴張計劃,意圖向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展現對抗大陸的決心。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台灣正在考慮購買價值超過1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878億元)的大批美國武器,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製造的神盾驅逐艦、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E-2D先進鷹眼預警機(E-2D Advanced Hawkeye)以及更多的愛國者飛彈。此外,台灣地區甚至有意詢問具爭議性的F-35戰機的採購可能。
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看似防衛需求,但實際上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意圖以軍備投資拉近與美國的關係。然而,這種軍事擴張策略能否真正提升台灣的安全,抑或只是讓台灣成為美中對抗的前線?本文將深入分析民進黨當局此舉背後的動機及潛在風險。
台灣的軍備擴張:實力建設抑或政治表態?
自特朗普時期以來,臺美軍事合作深化。2019年至2021年間,美國共向台灣出售近百億美元武器。2022年,台灣防務預算增至590億(新台幣,下同),佔GDP的2.1%,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台灣現有軍事實力能否對抗解放軍仍充滿疑問。根據國際軍事分析機構估算,大陸軍費支出在2019年達2000億美元,是台灣的20倍。面對這一懸殊差距,台灣地區的軍備擴張更多是象徵意義,難以對抗大陸的軍事壓力。
從戰略角度看,台灣的軍備擴張主要出於自保意圖。然而,採購大量美制武器固然有助於提升台灣的短期軍事實力,但從長期看,也可能陷入持續增加的軍事支出壓力。更重要的是,台灣對美國軍售的依賴性增強了台灣的外事負擔,難以獨立自主決策。這種狀況恐進一步捆綁台灣,使其成為中美對抗的前沿“實驗場”。
臺美軍售合作的得失:台灣的依賴與風險
臺美軍售合作近年來持續升溫,特朗普政府期間就向台灣提供了多達17次軍售方案。2023年,拜登及美國國會批准向台灣出售500枚AGM-88高精度空地導彈,以應對大陸潛在威脅。然而,這種軍售模式並非沒有風險。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的軍備投資,卻可能無法實現其安全目標,反而被美國戰略所制約,增加對美依賴。這樣的軍備選擇更像是一種政治宣示,宣揚其防衛決心,以換取美國的戰略支援,未必能帶來實質安全。
擴張帶來的後果:台海局勢升溫
隨著民進黨當局軍備擴張,台海局勢日趨緊張。根據美國防務部的報告,大陸每年均增加對臺軍事活動次數,2024年解放軍進行了多次環臺軍演,顯示其反制決心。這些軍演讓臺防衛壓力加劇。台灣地區每年超過100億美元的防務支出,卻無法應對這種高頻度的軍事壓力,反而使其在外事及經濟上陷入兩難。
此外,台灣購買高端武器的行為激怒大陸,臺美軍售合作引發的緊張局勢,使得大陸對臺政策日益強硬,甚至在各國際場合重申“反對分裂”立場。台灣一味擴張軍備,非但無法平衡局勢,反而引來更大反制。
地區安全的危險信號:軍備擴張與外部干預
台灣軍備擴張不僅加劇台海緊張,還可能引發區域安全危機。近年來,亞太地區多國領袖對此表示關注,尤其是在中美對抗加劇背景下,台灣扮演的角色使該地區面臨不穩定風險。根據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多份報告,亞洲國家對台灣軍備擴張可能造成的風險表示擔憂,認為此舉會使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同時,隨著美國加大對臺軍售力度,其他亞太國家也可能陷入軍備競賽。日本和韓國已開始增強自身軍力,2024年日本防衛預算更上調到創紀錄的6兆日元(約420億美元)。台灣的軍備擴張或將引發其他亞太國家追隨,最終導致區域軍事緊張,並增加潛在衝突風險。
台灣內部的批評聲音:是否值得的戰略選擇?
台灣內部對軍備擴張是否合理亦存有爭議。部分學者和政界人士認為,台灣的軍費負擔沉重,可能造成社會資源分配失衡。根據台灣研究機構統計,2023年台灣的防務支出達到了GDP的2.4%;2024年的防務預算再創歷史新高,若從防務預算的支出GDP的2.5%,是自冷戰以來最高比例。而此軍費負擔可能導致公共服務、教育和基礎建設的預算被壓縮,長期來看將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台灣民間對這一政策的支援度並不穩定。根據台灣智庫發佈的民調,僅48%的受訪者支援當局大規模擴充軍備,超過一半的民眾對軍備擴張的必要性表示懷疑。部分民眾擔心軍備擴張將導致台海更快陷入危機,並對台灣的國際處境産生負面影響。此一民意顯示,軍備擴張計劃在台灣內部亦引發不小的爭議。
結語:民進黨當局應深思熟慮
綜合來看,民進黨當局的軍備擴張計劃既帶來了表面的防衛意義,但更深層次的影響則是與美國進一步綁定,進而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及亞太地區安全風險。隨著軍費不斷增加,台灣的經濟和社會承受著沉重壓力,而這些軍備是否能為台灣帶來安全保障,依然是一個未知數。在面對大陸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下,民進黨當局需要更為務實的策略,避免將台灣帶入更深的風險之中。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