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記住烈士名字,更留下他們的故事”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軍史鉤沉      2024-12-02 08:50:55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成立工作組走進軍烈屬家庭——

    “記住烈士名字,更留下他們的故事”

    ■邱欣江  付希華

    11月26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來到軍烈屬韓阿珍家,了解韓阿珍父親韓接興烈士的事跡。臨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11月26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75歲的軍烈屬韓阿珍老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再擦一遍壁櫃上的光榮牌。

    這天,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烈士資訊徵集工作小組和韓阿珍約定好,來繼續了解老人父親韓接興烈士事跡的日子。

    今年8月,撫州市臨川區為充實區方志館家譜館藏,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族譜。工作人員發現,很多家譜中都有革命烈士,還有的家譜中出現了好幾位烈士。但家譜中記載的資訊簡單,很多只記載了烈士身份,卻沒有烈士的生平。

    “臨川區有父子烈士、兄弟烈士,還有的烈士未成年就犧牲了。當年他們是抱著怎樣的信念投身革命、不惜犧牲?他們的親屬、後人還在不在?”區黨史辦工作人員黃瑤説,“我們方志館希望不僅記住烈士名字,更留下他們的故事。”

    隨後,區黨史辦聯繫了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成立烈士資訊徵集工作小組,專門收集整理烈士事跡。

    “退役軍人事務局是9月8日聯繫到我的,説想了解我父親參軍的事。”韓阿珍説,“當時我很感動。父親已經犧牲70多年了,還有人記挂著他,想了解他的故事。”

    1950年10月,韓接興隨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1951年6月,他在朝鮮黃海道谷山郡作戰時犧牲,年僅28歲。

    “父親犧牲時,我剛滿2周歲。”韓阿珍説,父親本是一名教師,為了保家衛國,毅然投筆從戎。參軍後,他還寫信説服家人,讓16歲的弟弟也報名參軍。“父親説,是共産黨讓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應該懂得感恩。如今正是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不能只顧小家不顧大家。”

    這幾個月,烈士資訊徵集工作人員到韓阿珍家來了3次,不僅詳細記錄了他的父親韓接興的生卒年月和參軍資訊,還查閱軍史資料、聯繫家族中健在的老人,比照其他同期參軍老兵和烈士的記載,為韓接興整理出一份“烈士小傳”。

    “我們已經收集了50余名臨川籍烈士的生平故事,下一步計劃在烈士陵園設展板展示。”臨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鄧志光説。對此,韓阿珍覺得很欣慰:“以這種方式將父親的事跡記錄下來、流傳下去,是對他的告慰。”

    今年烈士紀念日,韓阿珍還被邀請參加撫州市烈士陵園的公祭活動。“父親上了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烈士英名錄,雙擁辦工作人員還定期來家裏走訪慰問,我們這個‘光榮之家’確實很光榮。”韓阿珍説。


作者:邱欣江 付希華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