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灑疆場 忠魂歸故鄉
——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見聞
■榮俊運 解放軍報記者 劉寶瑞
11月29日,禮兵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進入安葬儀式現場。新華社發
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43名犧牲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大地安葬。
蒼松肅立,翠柏含悲。陵園下沉式紀念廣場中央,矗立著以高山峻嶺和白鴿浮雕為主題的雕塑,寓意英雄如山、祈願和平。環形烈士英名墻下,黃白相間的菊花寄託著對英烈的哀思。
10時,安葬儀式正式開始。軍樂隊奏響《思念曲》,樂聲婉轉低回。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戰士持槍護衛下,禮兵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緩步進入紀念廣場,輕放在覆蓋著軍綠色絨布的停放臺上,棺槨上的五星紅旗格外鮮艷。在場人員垂首默立,氣氛莊嚴肅穆。
隨後,激昂高亢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陵園上空。參加儀式的軍地各界代表向烈士遺骸棺槨三鞠躬,27名禮兵連續鳴槍12響,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隨著《思念曲》再次奏響,禮兵們抬起烈士遺骸棺槨,繞場半周,緩步走向安葬地宮。雕塑上方振翅高飛的和平鴿,仿佛在為英靈引路,為和平祈福。
全場人員凝視著烈士遺骸棺槨,默默地排起長隊向烈士敬獻鮮花,並瞻仰烈士英名墻。陵園工作人員王春婕説:“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一定會守護好這塊紅色地標,積極挖掘宣傳英雄的先進事跡,讓英雄精神永續傳承。”
熱血灑疆場,忠魂歸故鄉。2014年至今,98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魂歸故里,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解放軍報瀋陽11月29日電)
銘記英烈 奮鬥強軍
■王世枚 鄧淇豐
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青山埋忠骨,這是我國連續11年迎回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
70多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在這場戰爭中,19萬7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寶貴生命。烈士們的功績彪炳韆鞦,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芳。祖國和人民始終沒有忘記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為維護正義、反對侵略所建立的不朽功勳,始終沒有忘記譜寫了氣壯山河英雄讚歌的志願軍將士。接回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舉行隆重安葬儀式,就是要大力褒揚志願軍烈士,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英雄者,國之幹。習主席強調:“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近年來,從設立烈士紀念日、出臺英雄烈士保護法,到以最高禮遇迎接“最可愛的人”魂歸故里,再到常態化開展為“無名烈士”尋親活動……一系列舉措讓“敬仰英雄、學習英雄”的觀念深入人心,“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氛圍日益濃厚。只有銘記烈士們的遺願,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賡續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才能更好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薄力量。
我軍是一支崇尚英雄、孕育英雄的軍隊。今天,廣大官兵對英雄烈士最好的告慰,就是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續寫他們未竟的事業。當前,我軍正全力以赴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需要我們在弘揚精神中攻堅克難,在傳承血脈中開拓前行,像英雄烈士那樣去闖、去拼、去幹,去履行我們應盡的責任,去完成我們必須完成的使命。
歷覽古今英雄事,長向先烈借火薪。前不久,習主席在視察空降兵軍時叮囑大家,要用好紅色資源優勢,教育引導官兵把光榮傳統弘揚好,爭做新時代英雄傳人。在英烈回家這個莊嚴而溫暖的時刻,讓我們再一次向英烈致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當逐夢先鋒,讓無數英烈孜孜以求的夢想,在我們這個時代絢爛綻放!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