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習近平主席的到來讓澳門同胞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連日來,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期間的重要講話在澳門社會引發熱烈反響,激蕩起各界同心協力書寫美好未來的豪情和信心,鼓舞全體澳門市民攜手為不斷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隆重舉行 習近平出席
陽光灑在金蓮花廣場。12月20日一早,澳門各界人士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靜靜等待。
清風徐徐,海波盪漾。
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人們抬頭凝視高高飄揚的旗幟,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
這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邁上新征程的時代,這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繁榮共奮進的時代。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內,燈光璀璨,氣氛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隆重舉行。
上午10時許,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步入會場,全場起立,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習近平主席走上主席臺監誓。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岑浩輝首先宣誓就職。
接著,習近平主席監誓,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在岑浩輝帶領下宣誓就職。
之後,岑浩輝監誓,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宣誓就職。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主席健步走上主席臺,發表重要講話——
“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援下,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接續奮鬥,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澳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25年前,漂泊無依的遊子重回祖國母親懷抱。在新千年前夕,澳門洗盡歷史風塵,邁進新的紀元。
25年來,祖國始終把澳門作為掌上明珠,始終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最堅強後盾,始終為澳門發展提供最大機遇。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抵達澳門時,對中外記者所言:“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勢不可擋,澳門的發展厚積薄發、未來可期。這是澳門居民的光榮,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歷史性成就,蘊藏著寶貴的經驗啟示。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
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
站在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習近平主席深刻指明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4條原則——
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
凝聚家國相依的深情,傳遞砥礪前進的力量。
“我堅信,只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有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澳門一定能打開發展新天地、不斷創造新輝煌,一定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會場內,一次次響起熱烈掌聲,回應著習近平主席對澳門、對澳門同胞的深情厚愛,表達著澳門社會各界攜手同心共建美好澳門、共襄復興偉業的滿腔熱忱。
置身會場,聆聽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剛剛宣誓就職的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在備受鼓舞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他表示:“我將不負習主席的期望,帶領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團結社會各界勠力同心、守正創新、善作善成、接續奮鬥,不斷開創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
3天時間,10多場密集活動,習近平主席同澳門各界廣泛深入交流。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裏,“澳門廳”“路環廳”“西灣廳”“會見廳”“牡丹廳”“宴會廳”……場景不斷轉換。一場場會見,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中,習近平主席同大家親切握手,交談勉勵,合影留念。
從澳門國際機場迎接的少年兒童,到澳門科技大學校園裏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從其樂融融的歡迎晚宴,到精彩紛呈的文藝晚會……
面對可親可愛的澳門同胞,習近平主席總是笑容滿面。一句句親切問候,溫暖人心。
“澳門是鑲嵌在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時隔5年,再次來到澳門這塊美麗的土地,和大家共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感到十分高興。”言語之間,飽含深情。
寶地更輝煌,明珠更璀璨。
“澳門擁有‘一國兩制’這一獨特優勢,已經打下堅實發展基礎,乘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浩蕩東風,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飛得更高、走得更遠、實現更好發展。”
這是澳門前行的歷史方向,這是澳門奮進的歷史機遇。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舉行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向全體澳門居民致以誠摯問候!向新就任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先生和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委員,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關心支援“一國兩制”事業和澳門繁榮穩定發展的海內外同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感謝!
澳門是鑲嵌在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中國最早一批留學生從這裡走向世界,不少中華經典在這裡經翻譯傳到西方,西方近代科學、技術、文化不少經澳門傳入中國內地。在不同歷史時期,澳門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作出了獨特貢獻。
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援下,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接續奮鬥,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澳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有效維護。澳門特別行政區系統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權,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行政主導體制運作順暢,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更加穩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民主政制得到完善,澳門居民享有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一國兩制”政治社會基礎更加堅實。
——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躍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增強。澳門堅持不懈抓經濟、搞建設,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博彩業依法健康有序發展,促進多元産業發展,經受住了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嚴峻考驗,保持了長期穩定發展態勢。2023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至回歸前的7倍,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位居世界前列。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空間大為拓展。堅持以人為本施政理念,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構建了涵蓋生命全週期、覆蓋生活各領域的民生保障體系,保持了社會長期和諧穩定。
——對外合作持續擴大,“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作用日益彰顯。澳門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穩定的經貿關係,是190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成員,吸引了各國投資者來投資興業、參與建設、分享發展成果。澳門作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為官方語言的地區,在促進中國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平臺作用。“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處處是旅遊打卡地,備受中外遊客青睞。美食之都、文化之都、盛事之都等美譽紛至遝來,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國際音樂節等品牌活動聲名遠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在這裡交相輝映,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優勢更加突出,成為不同文明和諧相處、融合發展的典範。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人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
香港、澳門回歸以來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把握好以下4條:一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始終堅持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高於一切,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同時,尊重“兩制”差異,充分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不走樣、不變形。二要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安定祥和局面,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三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廣泛拓展國際聯繫,提升全球影響力和吸引力,讓“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國際大都市的品牌更加靚麗。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扮演橋梁角色。四要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傳承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增進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凝聚一切積極力量,畫出海內外支援“一國兩制”事業的最大同心圓。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是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新一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團結帶領社會各界,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擔當作為,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局面。在這裡,我提4點希望。
第一,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産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援和資金投入力度,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産業。推動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瞄準重點領域,推動特色産業發展形成規模,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這個定位要把握好,不能發展一些與這個定位不一致的産業項目。要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第二,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深入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完善組織架構,革新管治理念,改進管治方式,強化宏觀統籌,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激發社會蘊藏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優化公共政策諮詢機制,提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準。健全政府和立法會協同立法機制。嚴格公正執法,完善司法制度,提升司法效率,堅定維護法治。推進公務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管治隊伍建設,完善廉政監督體系。
第三,著力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要立足“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定位,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要進一步加大雙向開放力度,促進同葡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積極投身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國際“朋友圈”,打造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民商事等法律制度,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吸引更多國際資源。用好中西薈萃的文化優勢,促進國際人文交流,講好澳門故事、中國故事,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第四,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當前澳門形勢總體穩定,但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著力防範各種風險,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穩定。促進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市民參與良性互動,引導和規範社團發展,築牢基層治理根基。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廣大居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創造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營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不斷實現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青年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是建設澳門、建設國家的有生力量。這兩天,我接觸了不少澳門青年朋友,他們有的成為特別行政區優秀管治人才,有的在創新創業道路上取得驕人業績,有的在教學科研崗位上一展風采,有的在國際舞臺上演繹人生。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更加關愛青年,為他們成長成才、施展抱負創造更好環境和條件。希望廣大青年心繫澳門、心繫國家,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當好“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讓青春在建設強大祖國和美好澳門的廣闊天地中綻放光彩。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習近平主席殷切寄語激勵澳門各界實現“一國兩制”新飛躍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21日主持各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時指出,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新一屆特區政府將團結帶領各界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寶貴經驗基礎上,以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重要講話精神為重要指引,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擔當作為,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
深受習近平主席視察和講話鼓舞的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雅煌表示,澳門擁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優勢、國際化程度高的營商環境優勢、實力雄厚的經濟基礎優勢等,相信借中央惠澳政策之“天時”,擁區域協同帶動之“地利”,聚各界共識與力量之“人和”,澳門定能續創“一國兩制”實踐新成就。
“25年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實實在在利民、利澳的好制度。我們要培養一代代具有家國情懷的澳門新生代,確保‘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薪火相傳。”澳門國情教育協會會長王海濤説。
《澳門日報》20日發表社論指出,澳門回歸祖國後的巨變充分證明,“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一國兩制”是我國一個偉大創舉,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新貢獻。
“習主席提出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是澳門的必答題。”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指出,各界必須齊心合力做好破題工作,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精準定位、聚焦重點,完善産業發展規劃,實現澳門經濟高水準高品質發展。
就著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未來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公共行政改革,革新管治理念,完善組織架構,改進管治方式,強化宏觀統籌,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不斷提升特區政府的治理效能。
在著力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方面,澳門旅遊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柯海帆認為,澳門素有“體育之城”“演藝之都”等國際美譽,各類品牌活動聞名世界,業界將深入挖掘城市的豐富魅力,齊心協力將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
關於著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表示,將堅定支援特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形成共建特別行政區的強大合力,為開創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局面更好貢獻“街坊力量”。
“澳門需要找到具有戰略意義的切入點,繼續發揮國際化優勢,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迴圈,發展高等教育,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服務澳門社會發展,貢獻國家所需。”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説。
當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加快建設,琴澳一體化發展打開新篇章。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指出,澳門要把握好琴澳發展機遇和發展定位,著力推動與定位相符的産業項目,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我們要善用橫琴優勢,推動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中醫藥等産業發展,鼓勵企業創新,拓展新業務,提升競爭力。”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強調,澳門要在加強與內地的合作中尋找新機遇。
面對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潮,澳門也在充分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積極打造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
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指出,澳門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以更多元化的産業為介面、以創新為動力,更積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
澳門福建青年聯會會長陳冰冰表示,澳門年輕一代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善用澳門作為多元文化交流基地的優勢,助力澳門成為更高水準的國際合作平臺。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主席的殷殷囑託,堅定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繼續發揮愛國愛澳力量作用,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澳門婦聯總會副理事長黃潔貞説。
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
【從歷史維度看】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從我國實際出發,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來的。按照這一偉大構想,飽經滄桑的香港和澳門先後回歸祖國懷抱。
回首來路,香港、澳門回歸以後,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發揮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等方面助力國家建設發展。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所總結的:“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眺望前路,新時代新征程需要港澳同內地更加緊密攜手同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此次在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就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強調:
一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二要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
三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
四要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
這“四個要”既是新征程上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行動指南,也是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必由之路。
【從實踐維度看】
澳門居民享有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廣泛的權利和自由,2023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至回歸前的7倍,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位居世界前列,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慶祝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列舉了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的諸多顯著成就。
在19日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上,習近平主席也以“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水準邁上新臺階”“愛國愛澳政治社會基礎日益鞏固”“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總結過去5年澳門各項事業取得的進步。
不只是澳門,回歸後的香港發揮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穩固,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穩健運作。歷經風雨後,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勃勃生機令世界為之讚嘆。
“東方之珠”“蓮花寶地”是祖國大好河山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澳門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結出的纍纍碩果,是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中不可或缺的美麗色彩。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一國兩制”具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必須長期堅持。
【從世界維度看】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領導人就圍繞“一國兩制”構想指出,世界上一系列爭端都面臨著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還是用非和平方式來解決的問題。從世界歷史來看,有哪個政府制定過我們這麼開明的政策?
今日中國的制度體系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一國兩制”也不例外。“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平、包容、開放、共用的價值理念,體現了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的思維方式,彰顯了中華民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政治智慧。
“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道出“一國兩制”的世界意義,贏得慶祝大會現場各界人士長時間熱烈掌聲。
如果説中國式現代化刷新了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經驗,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一國兩制”的實踐則為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提供了成功範本。
它以獨具中國特色的解決之道,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涵,不僅為其他國家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範例,更鼓舞各個國家依據本國國情,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新路。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近平主席深刻總結香港、澳門回歸以來的實踐經驗,指出繼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需要把握好以下4條:一要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二要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三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四要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
這4條重要經驗相互聯繫、有機統一,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對於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和實踐引領作用。必須深刻認識到,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揭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關鍵所在;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明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重大前提和必然要求;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指明瞭香港、澳門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必由之路;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包容和諧,揭示了香港、澳門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我們要深刻把握這4條重要經驗的科學內涵、精神要義、實踐要求,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不走樣、不變形。
“維護高水準安全、推動高品質發展”,這條經驗深入闡明瞭“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重要內涵,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我們以此為例進行深入分析,以深化理解和把握。
習近平主席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都要堅定不移。”大量事實告訴我們,安全這個底線守不住、守不牢,發展的大廈就會地動山搖,國家繁榮發展、人民幸福安康也就無從談起。“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就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原則。
澳門回歸25年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持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統一起來,意志堅定,從不為一時之曲折而動搖,從不為外部之干擾而迷惘。2009年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制定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2018年設立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2023年順利完成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修改;連續7年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正是因為持續夯實國家安全這個基石,澳門居民才能安居樂業,澳門的發展才有了良好的安全環境和堅實支撐。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一國兩制”事業也面臨挑戰。我們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準安全保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一方面要抓住重點,統籌做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方向國家安全工作;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和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創造人民幸福生活的總抓手。近年來,澳門聚焦“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在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的同時,加快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産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産業、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産業,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和綜合競爭力。就拿中醫藥大健康産業來説,從中醫藥科研及平臺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到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再到澳門協和醫院開業運營,大健康産業加快發展,集聚和帶動效應明顯。
澳門作為開放程度極高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面臨資源要素約束,推動高品質發展是根本出路。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提出4點希望,第一條就是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抓住了澳門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癥結、指出了破題思路。整體來看,非博彩行業佔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61.7%,博彩業“一業獨大”的局面正逐步改變,特別是“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成為澳門一張硬核高科技名片。面向未來,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産業,推動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同澳門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定能更好引領澳門高品質發展邁上新臺階,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造福澳門居民。
“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進入新階段,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承擔著新的重要使命。我們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勇於創新,把“一國兩制”實踐的寶貴經驗堅持好、運用好、發揚好,推動“一國兩制”事業不斷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展現出新的蓬勃生機。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