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賴清德當局對DeepSeek的態度可惡又可憐

鄭劍

鄭劍,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台聯臺情諮詢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際政治、軍事安全、台灣問題等研究。著有《孤島殘夢—國民黨在台灣的日子裏》、《台灣秘史—前所未聞的台灣故事》、《潮起潮落—海協會海基會交流交往紀實》、《折衝共融——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賓之死》,參與《世界戰爭史通鑒》、《中國學者論未來戰爭》等書撰寫,在境內外發表大量學術文章。參與組織多部歷史文獻電視片和紀錄片攝製。

鄭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

鄭劍(資料圖)

作者 鄭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祖國大陸DeepSeek橫空出世,舉世震驚,用戶下載量全球名列前茅。國際老牌“AI”巨頭在反思,苦於美國遏制、封控的新興、弱小AI公司感到振奮,美國政府的對華AI封鎖墻也面臨坍塌。面對“DeepSeek時刻”,各國和地區在選擇。有的抓住機遇,借助DeepSeek快速通道更便利地進入AI新世界、新高地,這是主流;有的以“安全”為理由竭力封鎖限制,但現實的需求使其無法全面封控,全面封控不得人心。在此形勢下,民進黨賴清德當局作何選擇?

一點不奇怪,就是跟著美國走,向所謂“安全”而非普羅大眾的利益選邊站。 2月5日,民進黨中常專門安排台灣地區人工智慧學校秘書長侯宜秀,以《中國(大陸)對大型語言模型的言論管控與台灣因應之道——以深度求索(DeepSeek)為例》為題專題報告。從這個報告的”專家”人選、題目設置以及賴清德的現場講話來看,其傾向一目了然:照抄美國就是了。

這次報告會的導向,不是如何抓住DeepSeek的機遇求台灣地區的發展和民眾的便利,而是渲染美國政府和反華勢力所鼓噪、連美國人都普遍厭惡和反對的所謂“DeepSeek威脅論”,進而推銷”DeepSeek禁用論”和“AI台灣自主論”。
    侯宜秀的主要看法包括:隨著全世界對AI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大陸)大型語言模型在全球市場“擴張”;中共的內容審查機制會更嚴格、言論自由會更受限制;中國(大陸)透過AI服務影響全世界價值觀,對“民主同盟國家”産生巨大的風險。

侯宜秀的基本結論是,台灣處於受DeepSeek影響第一線,不可不慎!

至於為何處在“第一線”,那就是台灣地區屬於中文世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海峽兩岸一個國家的現實。

當然,這位專家不敢這麼直白地講了。

對於侯宜秀這種選擇性、誤導性報告,賴清德大加誇讚、推波助瀾、肆意發揮稱,DeepSeek AI目前在模型語言訓練上有“思想審查偏見”、限制訊息、侵害個人隱私及資料取得等疑慮,世界各主要國家(美、英、法、日、韓、澳洲、印度、愛爾蘭、義大利及馬來西亞等國)皆對其採取風險控管,台灣當局行政部門也宣佈“公務”機關禁止使用DeepSeek,以強化資安防護罩。

接著,賴清德進一步發揮稱,台灣在經濟文化方面無可避免受到中國(大陸)的影響甚巨,要加快發展AI技術,建立AI法規治理,強化數據治理架構,與“民主國家”緊密鏈結,打造具“民主價值”的智慧科技島,讓台灣更為安全繁榮。

出席會議的中常委當然是紛紛表態贊成,有的還加碼添料。

民進黨中常會的這種導向,不是聚焦技術層面,不是客觀揭示中華民族所創造的讓美西方震驚的人工智慧的新思路、新成果、新平臺給台灣地區帶來的新機遇、新利基、可發掘的發揮自身特有優勢的新優勢增長點,而是把重點放在政治、“安全”層面,自然科學政治化,技術工具意識形態化,跟著美國的遏華思路走。這是以祖國大陸為敵的思維邏輯在作祟!

實際上,DeepSeek甫走紅,賴清德當局便如臨大敵。2025年2月3日,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急忙召開政務會議,決定“公務機關”全面禁用Deepseek AI服務;還擬要求各高校及研究機構出於“學術研究用途”需要不得不使用DeepSeek時,要先用不含個人資料及數據的電腦單機下載DeepSeek並在斷網,然後再用。這種要求已經違背常識了!

賴清德當局這種自外于國際主流的思維邏輯和政策措施,必然導致台灣放棄西瓜撿拾芝麻,從起尚有特定優勢的中文世界里落荒而逃,跑到西方佔決定性優勢的西文陣營包括AI世界裏面求生存、發展和繁榮。你台灣地區的AI再強,能強過美國嗎?你賴清德再追求“自主”,能抵得過特朗普的指揮棒嗎?你民進黨再鼓吹“護臺神山”臺積電,能忤逆美國政府遷向美國本土的壓力嗎?

台灣有沒有研發類似以中文為基礎的通用AI模型?答案是肯定的,比如“TAIDE”。

這是蔡英文執政時決策推動,由當局“國科會”主導,安全部門諮詢委員李育傑率領的團隊負責研製的。2023年6月14日,“TAIDE”大語言模型正式推出。當局吹噓TAIDE是“全球第一個以繁體中文為主” 的AI基礎模型,“可信任、符合台灣本土文化需求”,適用於百工百業,有助於促成軍、民通用的AI轉型,進而創造出具高度安全性的AI解決方案。

蔡英文當局還決策以TAIDE為基礎,由臺軍背景的中山科學研究院主導研發軍用版ANILA (Advanced NCSIST Interactive Language AI),要求配合資安實體隔離政策,確保在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網路中,提供安全、穩定運作。ANILA運用檢索增強技術(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RAG),可整合內部人事管理、採購流程及總務營運等作業規範,打造出高效率的作業流程;建立AI客服機制,提供人性化且貼合需求的智慧化服務,用戶通過語音或文字提問,實時獲得精準的解答與指引,提升作業流程的順暢度與解答完整性。特別是考慮台海作戰環境、臺軍作戰需求,匯集臺軍各作戰準則、教則等軍事領域資料,以及各項演訓與武器蒐集數據,導入ANILA營運管理平臺,並搭配戰場情資整合技術,産出具作戰價值的資訊,提升各式裝備智慧化能力,成為第一個專責國防事務的生成式AI。

但問題是,這個TAIDE能堪此任嗎?會不會又成為一個不倫不類、弊案迭出的爛尾工程、擺設項目?一個明確的事實是:提到TAIDE這個名字,恐怕知之者有限吧。這就充分説明瞭這個平臺的局限性,與ChatGPT難以抗衡,與DeepSeek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而在TAIDE推出的時間點前後,大陸方面的一系列相應AI工具已經百花齊放、紛紛上線了。

民進黨中常會搞這種報告會,還開放媒體採訪,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政治挂帥,用”安全”壓制科學和民意,誤導台灣風向。

賴清德上臺後,野心勃勃,不但搞“台獨”,還要建台灣,從“人工智慧之島”,到“競逐太空,探索海洋”;不但要保持臺積電的優勢,還要在量子電腦、機器人、元宇宙、精準醫療等一系列領域統統“確保台灣在未來世界的領先地位”。牛皮吹上了天。一個朝不保夕的臺積電,就讓這些“台獨”分裂分子信心爆棚。台灣有多少人才、物力、資金供你“領先世界”?

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吧,不然的話,把台灣帶上帶向邪路,用不可能的事務忽悠台灣民眾,最終必然會葬送台灣僅有的少量優勢。DeepSeek事件必然是一個新的證據!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左秋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