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台聯臺情諮詢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際政治、軍事安全、台灣問題等研究。著有《孤島殘夢—國民黨在台灣的日子裏》、《台灣秘史—前所未聞的台灣故事》、《潮起潮落—海協會海基會交流交往紀實》、《折衝共融——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賓之死》,參與《世界戰爭史通鑒》、《中國學者論未來戰爭》等書撰寫,在境內外發表大量學術文章。參與組織多部歷史文獻電視片和紀錄片攝製。 |
鄭劍(資料圖)
作者 鄭劍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講座教授
俄烏衝突爆發、大陸民用無人機大搖大擺越頂臺軍官兵、解放軍各軍兵種全體系無人平臺常態繞島巡航、珠海航展所展示的無人平臺的爆髮式發展,等等,這一系列無人戰爭新現象,使得臺軍如坐針氈,近年相繼開工一系列反無人機裝備發展計劃。
臺軍目前採取的是煙囪式、各軍種各自發展的模式。各軍種各自為戰,對系統功能和戰技指標提出的要求各有相當程度的要求。小小的台灣島,臺軍有限的作戰空間,又將擠進或許相互不相容而又功能重復的反無人機裝備。
對於反無人機,臺陸軍積極性最高。原因應當是眾所週知的。在台陸海軍三軍中,最先最深切感受到為人機之“害”的是陸軍,具體地説,是駐金馬地區的陸軍。因為至晚在2022年8月24日,便有報道稱,一架來自大陸的無人機大搖大擺地飛地金門島上空,害超低空對駐島臺軍哨所拍照。此後,這樣的事件接連發生,臺外島駐軍又數次面對據的大陸的民用無人機越頂飛行的尷尬、窘境。故臺陸軍無人機系統招標時,特別要求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單兵攜行。還要求具備電子戰軟殺傷功能,即設定特定頻譜使敵方無法有效操作無人機;寬頻全覆蓋,具備反制對方跳頻無人機的能力。據説,廠家採用更新軟體以擴充反制頻段、跟蹤跳頻的方法,“藉此進一步反制敵方無人機以未曾使用的頻段襲擾,降低敵無人機對台灣本島、外離島的威脅”。
但是,就是這麼個基本的、全球來看帶有一定普及性的反無人機裝備,號稱“領先世界”的“人工智慧之島”上的台灣廠商,卻遲遲拿不出合格的産品。直到2024年,在歷經半年多、2次流標後,才得以確定中標廠商。今年1月,9.8億余元台幣、26套無人機反制系統的採購計劃終於正式確立。按計劃,今年底,裝備將交付部隊。至於屆時會不會拖延,裝備中會不會出現來自大陸的軟硬體,會不會在部隊使用時出各種洋相,會不會無法應對大陸方面針對臺陸軍的無人機技術迭代升級,那就要看台灣廠商的本事和臺軍接收大員的把關尺度了。目前透露出來的中標臺陸軍的反無人機裝備來看,如果與大陸方面同類民用裝備相比,也沒有任何先進性,基本上屬於“小兒科”水準。在大陸,早已普及的警用反無人機裝備都可以與之比個高下,台海陸戰場是複雜的,面對來自解放軍大面積、多方向、不同高度、五花八門功能的無人機攻擊,這26套能頂得住嗎?
陸軍解決了,就該海軍了。今年2月6日,台海軍司令部通過電子採購網發佈資訊,公開招標“無人機反制系統”。標書中提出的要求,比陸軍的顯然要高得多,屬於較大型裝備。
比如,要求配備被動雷達,能夠偵測敵方無人機系統電子信號;配備電子干擾設備,能夠進行電子對抗,擾亂敵方無人機及機載武器操控;具備“接管”功能,能用欺騙信號誘導、“接管”敵方無人機,還可偵測敵方無人機操作員的位置位置資訊,配合呼喚火力打擊。
此外,台海軍甚至還要求該系統能適應城鎮戰環境。可在信號環境複雜的城鎮環境中定位、切斷、接管敵方無人機;自動識別敵我無人機,事先輸入己方無人機資訊,以便未經許可的無人機低近時觸發警報。
台海軍為什麼還要考慮城鎮戰需求?一方面是因為台海軍有海軍陸戰隊、陸上其他機構、單位,另一方面是,將來一旦打起來,台海軍很多主戰艦艇可能有沒有機會出海戰,艦員不得不也變成“海軍陸戰隊”。另外,説不定台海軍可能還想多了,要以海制陸呢!
這還不夠,台海軍要求該無人機反制系統體積小、輕量化、可車載機動;僅需1-2人即可快速完成架設、開機作業,撤收速度快;防水、防塵、防鹽防腐蝕,大溫差等複雜氣候下可正常工作;可自檢自檢測,連續運作24小時以上無故障;具備獨立供電系統,電池供電,亦可連接載外部交流電源供電,輸入電壓為110V或220V;系統運作時不致造成單位各類通資電裝備損毀;能設定頻段,不對臺軍及其友軍無人機形成干擾;電池符合台灣電流電壓。
要求林林總總,共八大類之多。問題是,臺陸軍搞一個基本的簡易系統都一波三折,一拖再拖,還有變數,台海軍要求拿出水準、功能更高系統,這裡面的技術、資金、戰場適用性等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台灣的廠商何時能搞出來、臺軍何時能列裝、列裝了能不能管用、管用了會不會缺錢擴大購買,等等,都會有極大不確定性。我們拭目以待吧。
臺空軍司令部也有自己的反無人機系統計劃,為總金額超過43億元台幣的“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確定由臺“中科院”負責。據透露,此案與臺陸軍的無人機反制系統所開出的性能規格不盡相同。臺空軍考慮更多的可能是機場、指揮所、倉庫、雷達站、通信樞紐、保修工廠等陸基基地的反無人機問題。應該比陸軍的更強調多功能、寬頻譜、抗飽和供給能力。其戰術技術性能指標和造價也不會低了。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