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台聯臺情諮詢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國際政治、軍事安全、台灣問題等研究。著有《孤島殘夢—國民黨在台灣的日子裏》、《台灣秘史—前所未聞的台灣故事》、《潮起潮落—海協會海基會交流交往紀實》、《折衝共融——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腦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賓之死》,參與《世界戰爭史通鑒》、《中國學者論未來戰爭》等書撰寫,在境內外發表大量學術文章。參與組織多部歷史文獻電視片和紀錄片攝製。 |
鄭劍(資料圖)
3月4日,國民黨民意代表林德福在台立法機構質詢台灣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防務部門負責人任顧立雄對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白宮吵架的看法。
其言外之意,當然是告誡民進黨這幫人不爭當“臺版澤連斯基”,以免落得更慘下場。
那麼兩位民進黨高官是怎麼回答的呢?
卓榮泰哪敢議論美國大老闆和視為“同船兄弟”的澤連斯基,他打起太極拳。稱不便公開批評2位總統就各自國家立場、合作關係所做的任何表現。但希望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談話能增進雙方彼此了解與未來合作,才是一個好的方式。
卓榮泰的這番回答,充分暴露其民進黨當局的可憐心態。他不是“不便”,而是“不敢”公開批評,在美國人面前大氣不敢出,也不敢對澤連斯基説三道四,更怕“説錯話”導致台灣輿論對民進黨對號入座。
林德福不依不饒,進一步質問:台灣是否會像澤連斯基一般沒有籌碼,只能接受美國指揮一途?
他的意思似乎是,台灣靠美國靠得住嗎?會不會也落得烏克蘭那種下場。
卓榮泰強打精神回答,總體意思是台灣對美國比烏克蘭對美國重要,所以美國會挺臺。
其論證邏輯還是老一套,一是台灣的地緣戰略地位重要,處於美國“以臺制華”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二是台灣在科技産業上有領先關鍵地位,美國要保證“民主供應鏈”安全。
卓榮泰可能忘了,特朗普曾經多次説過,大陸與重要性與台灣的重要性相比,是筆尖與圓桌的距離!
他也可能不了解,特朗普眼裏的“民主供應鏈”已經與拜登的“民主供應鏈”不同了,前者是“美國優先供應鏈”,後者是西方世界盟友體系供應鏈,特朗普誰都敢得罪,連加拿大都要收歸美國,台灣算啥?
至於科技産業領先地位,那是特朗普要拿去的。比如,3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共同宣佈,臺積電將再對美國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用於興建3座晶片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新投資預計將替美國創造數萬個工作機會,並將臺積電對美的投資總額提升到至少1650億美元,未來台積電在美也至少會有6座晶片廠。
對此,台灣台中市工策會副總幹事林家興今發文痛批民進黨當局,臺積電還姓“臺”嗎?看到白宮的宣佈,應該很多人心都涼了、覺得未來堪憂了。
這位工商人士很有頭腦,進一步指出,民進黨當局讓台灣在地緣政治中失去重大籌碼,整天喊愛台灣,實際行動卻在傷害台灣!
實際上,台灣島領先科技本來就有限,又拿到美國去。那麼這些精華按照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拿到美國去了以後,台灣會變得對美國更重要了嗎?豈不更不重要了了?
這個邏輯很清楚!
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會上,林德福再追問,拜登曾明確表達防衛台灣,特朗普拒絕做出承諾,為什麼?是特朗普向大陸示好嗎?
這個問題可難住了卓榮泰了,他只能王顧左右而言他:美對華政策長期且穩定,台灣扮演關鍵角色;台灣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就能保證安全。
這個問題著實難以回答,事實眾所週知,卓榮泰實在拿不出更高的見解了,竟然替美國答題了。誰信!
顧立雄或許意識到答問至此,必須救場了。
關於美國“挺臺”的動機,顧立雄補充稱,印太區域是現在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心,無論在經濟成長、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層面,都跟美國優先政策與國家繁榮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美國不可能會放棄在印太的重大利益,台灣處於第一島鏈中心的重要地緣戰略位置,美方不可能容忍印太區域包括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被破壞,一旦被破壞喪失的是美國的重大經濟利益。
這個説法純屬自欺欺人,而且也沒有説清楚,美國為什麼就“喪失重大經濟利益了”?
關於美國介入問題,他稱“美國長期採取戰略模糊政策,因為不想把話説死。”
顧立雄這同樣是在騙人。美國的模糊政策根本動因在於美軍沒有把握一定能打贏解放軍,也就不敢信誓旦旦介入;同時還有約束“台獨”不要失去美國的控制的用意。而一旦有一天美國的模糊政策變成清晰政策,只能説明美國的軍事能力更大的下降,也就只能虛張聲勢了,喊喊而已。現在美國與歐洲的關係、與其他盟友的關係都在出問題,他在台海方向的軍事同盟在弱化;中國大陸軍事技術突飛猛進,解放軍實戰能力快速提升,美國的軍事介入可信度必然持續下降,何來威懾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
台灣的安全在政策不在台軍戰力,更不在美軍馳援,這是常識!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