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上節目失言,竟以“蒙古症”比喻臺積電與英特爾合資,引發歧視唐氏症病友爭議。(台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台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7日晚間上節目談及臺積電赴美擴大投資,坦言“台當局事先不知情”;評論臺積電被迫與英特爾合資時,竟以“蒙古症(現已正名唐氏症家庭媳婦)”比喻合資風險,引發歧視唐氏症病友爭議。島內輿論炮聲隆隆,批評他頻頻失言,“應該早點辭職回去當總裁”。
郭智輝8日發表聲明,承認對唐氏症的觀念還停留在過去,但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種言論都是不對的;對於失言做出不合適且錯誤的比喻造成病患及企業困擾,他鄭重向被傷害的病友致上最深歉意,一定會深刻自我反省,日後發言也會更謹慎。
台灣“智障者家長總會”8日在社交賬號上發文稱,唐氏症候群在1959年已經確定是染色體的異常所致,任何家庭都有生出唐氏症孩子的可能性,而事實上,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因此也沒有放棄我們孩子任何發展的機會。
“智障者家長總會”表示,郭智輝的發言對障礙者及其家庭是一種直接的歧視和偏見,拿唐氏症家庭的婚姻來比喻一個自認為是有長期風險的合併案,這當然是負面的想像,因此歧視了唐氏症本人以及他的家庭。而該言論的效果已經明顯的損害到唐氏症者本人及其家人的婚姻權。
郭智輝的失言,不僅引起輿論爭議,連綠營也無法接受。民進黨民意代表許智傑認為,拿疾病來比喻的確不恰當;綠營民代林月琴也説,“蒙古症”不僅非正式用語,還常被用來揶揄嘲弄他人,無疑是不當發言。
國民黨民意代表陳菁徽更怒斥,用對有亞洲面孔歧視意涵的病名來形容,無疑再次顯示民進黨高官對於特殊疾病漠視不關心,是民進黨為官的傲慢。
台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台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指出,自郭智輝上任以來,從菲律賓電價問題到臺積電投資案,已多次發表不當言論,不僅傷害台當局公信力,也引發社會強烈反感。郭智輝“道歉已經無法解決問題”,並要求卓榮泰立即撤換郭智輝,避免進一步損害台當局形象與台灣經濟發展。他強調,一名臺經濟部門負責人若無法展現專業,反而不斷失言、引發爭議,應該知所進退。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則直言,郭智輝應公開、正式道歉,而非發聲明瞭事,否則完全不適任這份職務。
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揚明8日指出,郭智輝失言的多重歧視,包括歧視唐氏症、歧視蒙古、歧視英特爾以及歧視女性,被罵活該,道歉也不足以滅眾怒,後續效應仍待觀察。
此外,針對臺積電擴大在美投資“台當局事先不知情”一事。國民黨民意代表許宇甄質疑,台灣當局是臺積電最大單一股東,臺“國發會”主管是董事之一,前台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也是獨董,台當局若未能事先掌握,除了失職,臺積電恐違反“公司法”申請海外投資相關規定,不能放水不管。
台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失言錄 台灣《中國時報》
許宇甄説,郭智輝備詢時,曾認同特朗普對台灣課高關稅“不一定不合理”,郭既然從總裁轉換跑道變成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就應為全台民眾設想,若還是抱持著商人的心態,應早點辭職回去當總裁,不要留在台經濟部門害人。
台灣民眾黨黨團副總召張啟楷表示,心直口快的郭智輝又説了大實話,戳破賴清德所説“台當局一直都有掌握”的謊言,暴露賴清德當局的嚴重失職。
民眾黨民意代表林國成強調,臺經濟部門負責人掌控台灣經濟成長,但郭智輝上任以來卻顯得束手無策,如今不當比喻再惹議,更是不倫不類。
黃揚明認為,郭智輝這次發言失當真正麻煩的是:“臺積電要去談時,大家都不知道,對台當局他也沒有説他要投資一千億美元。”這才是揭穿國王的新衣、讓賴當局尷尬的刺耳言論;因此,黃直言,郭能否撐到上任週年,就看賴清德能忍受他到何時。
台灣《中國時報》評論指出,這次踩雷,是郭智輝上任以來最大危機。他自己曾説過,從産業界來,卻沒想到公務溝通這麼難。這次的教訓,他必須趕快想清楚,如何帶領臺經濟部門、如何與産業對話,否則可能讓人對賴清德當局用人風格産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