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財(資料圖)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近期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佈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此為美國歷史上吸引外資最大宗投資案,可謂是民進黨當局依附表忠美國總統特朗普政治獻禮,借此護臺神山投李送抱拉攏美國;同時宣稱防務經費將由2.5%再調高為3.0%。從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特朗普一再拒絕對臺安全作出承諾,反不斷宣稱臺盜取美半導體産業。臺積電前後投資1650億美金,不僅未換取特朗普對臺安全保障承諾;且台灣地區輸往美國農産品依然受到對等關稅威脅。
這對民進黨當局而言,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凸顯賴清德當局因應特朗普變局根本沒有全盤規劃。賴清德提出建立“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宣稱,這不僅是企業的市場佈局,更是“民主供應鏈”的一環,將配合美國政策,共同推動半導體産業持續成長。臺經濟部門主管郭智輝宣稱,美國對臺課稅“不一定不合理”,提出臺積電是否變成“美積電”則稱此為“多餘的想法”。然此卻無法卸除大眾之疑慮。
從賴清德到各行政部門主管,皆認為以臺積電投資美國,換取所謂“臺美友好”關係鞏固及安全保障為政策正確,無論是增加軍費或臺積電至美投資,皆成為“抗中保臺”路線及“聯美抗中”戰略之投名狀。
民進黨當局認為建立“非紅供應鏈”是趨勢,盼“技術深耕台灣、産線佈局全球”,此期待恐怕不易達成,陷入緣木求魚的不可能任務,甚至反讓台灣戰略價值下降、産業空洞化、陷入安全困境,最終得不償失。普遍台灣學界與在野黨均認為民進黨當局説法過於模糊,未能明確回應台灣地區是否會因臺積電的擴張而喪失部分地緣戰略價值。特朗普對台灣地區的軍事承諾相較拜登時期更顯模糊,民進黨當局不思考改善兩岸關係,反而更加依賴臺積電此“硅盾”,以確保美國的支援。
首先,降低台灣地區戰略價值,讓美國予取予求。2月26日特朗普再度宣稱不願保證在其任內,大陸不會以武力統一台灣。早在2024年12月19日台灣民意基金會發佈民意調查,詢問民眾若大陸武統,特朗普是否會派兵協防台灣?57.2%台灣人對美軍協防台灣的可能性不表樂觀,不相信者比相信者多27.3%。民調詢問,“您相信美國特朗普政府會派兵協防台灣嗎?”結果發現:5.5%非常相信,24.3%還算相信,30.2%不太相信,27%一點也不相信。
換言之,台灣社會高達57.2%民眾,不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僅不到三成民眾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特朗普視台灣為筆尖、大陸為桌面,認為中美大國關係合作可以解決全球治理問題,無疑中國大陸對美國而言其戰略價值更遠高於台灣地區。
從特朗普認知中,臺積電投資美國案可避免或降低台海災難對美衝擊影響,其所關注是對美國影響而非對台灣安全衝擊,仍未宣稱將會介入台海戰爭。臺積電大額投資美國,是強化美國再度偉大,但卻自我弱化台灣的戰略價值,實屬重大失策。對於烏克蘭擁有豐富稀土等礦産及涉及北約盟國安全需求,特朗普尚不願意軍事介入俄烏戰爭,更遑論台海戰爭。
其次,臺積電投資美國滿足特朗普讓美國再度強大,但卻以弱化台灣為代價。臺積電至美投資從650億美元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建造尖端晶片生産設施。這將促進美國在全球産業增加市場佔有率,若台海爆發戰爭,將提高美國在晶片産業影響力。
2022年美國高端晶片生産其全球市佔率微乎其微,故拜登總統透過“晶片法”提供補帖,爭取臺積電等外籍半導體公司投資設廠,預估2029年美市佔率可達20%,2032年達到28%。現特朗普透過對等關稅拉攏晶片製造廠至美國投資避免高關稅,未來美可能到達40%市佔率以上,從而降低護臺神山在全球市佔率。
當美國半導體産業蓬勃發展,臺積電市佔率下降, 台灣戰略價值也會一再流失。同時,臺積電大量設廠美國,也會削弱台灣晶圓代工的根基。在美國政府不再補貼,又無法獲得對等關稅減免或優惠及安全承諾仍屬不確定狀態之下,“臺積電”恐成為“美積電”。
與此同時,特朗普威脅臺積電在美國生産能避免關稅,若在台生産再運送至美國,將會被課徵25%、30%、50%、甚至更高的關稅。臺積電至美投資,不僅資金外移及技術輸出,將供應鏈輸往美,增加台灣面對半導體産業空洞化風險,及“硅盾”裂解的隱憂。當台灣半導體産業鏈移植到美國,恐進一步加速台灣産業移出及空洞化困境。
最後,臺積電赴美對臺造成雙重失血惡性迴圈,陷入安全困境。基於美國國家安全,致力於讓臺積電“留在美國”,避免受大陸影響。隨臺積電在美擴大生産,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將下降,美國未來可能更不願意協防台灣。 隨臺積電生産線逐步外移,台灣戰略價值下降後,更需要提高軍事費用保障台灣安全。
臺積電這一籌碼的效用勢必減弱,臺積電外移及軍事經費提高成為一種窮臺策略,對台灣而言將是雙重失血惡性迴圈。特朗普政府一直倡議要求台灣軍事費用,須提高至GDP10%,此幾乎擠佔台灣當局總預算,造成財政壓力負擔增加、經濟增長及社會福利下降等嚴重治理危機。
民進黨當局應思考調整戰略思維框架,運用友好及和平兩岸關係對衝美臺一邊倒失衡關係。從地緣政治及經濟角度檢視,台灣應與大陸一家親,運用及共用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同文同種可以共榮共存;而美國遠在太平洋另一端,民進黨卻反要採取遠交近攻、倚美抗中戰略,豈是理性決策者所應為呢?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