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軍自曝戰機狀態欠佳,意圖存疑

美空軍自曝戰機狀態欠佳,意圖存疑
近日,美空軍參謀長在空軍和太空軍研討會上指出,美空軍作戰飛機戰備狀態持續下滑。在美空軍預算長期高位運作的背景下,作戰飛機戰備狀態不佳,引發外界質疑。外媒分析認為,這絕非反思性質的總結發言,背後更多是向國會、政府及飛機製造商等方面提出訴求、施加壓力,以維護本軍種利益。

  美國《航太航空雜誌》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美空軍各機型平均任務能力率為62%,遠低於美空軍75%的任務能力率標準。美空軍以任務能力率作為衡量飛機戰備狀態的關鍵指標,內容包括飛機的完好率、年度飛行頻次、作戰任務完成能力等。與上一年度相比,在65種現役機型中,29種任務能力率下降,10種維持現狀,26種略有增長,達到75%標準的機型僅有18種。

  報道稱,承擔美空軍戰略威懾任務的轟炸機表現糟糕。B-1B遠端戰略轟炸機、B-2隱形戰略轟炸機和B-52遠端戰略轟炸機任務能力率呈下降趨勢,且均未超過56%。美國政府問責局報告顯示,B-1B遠端戰略轟炸機自2011年起任務能力率未超過50%,2019年甚至出現62架中僅有6架能執行任務的情況。美空軍戰鬥機任務能力率同樣遠未達標,F-35A戰鬥機為52%,F-22A戰鬥機為40%,F-15和F-16戰鬥機均不足65%。

  一些與戰鬥力關係不緊密的機型在一定程度上拉高美空軍飛機整體平均任務能力率。C-12輕型運輸機、UV-18螺旋槳飛機等軍民兩用飛機任務能力率達到100%,這些機型主要擔負保障性任務,不直接投入戰備用途。

原因複雜多樣

美日韓等17國聯合軍演開啟 “漆黑-2022”空中聯合軍演

  美國米切爾航空航太研究所專家分析認為,導致美空軍任務能力率長期處於較低水準的原因複雜,且短期內難以扭轉。

  一是部分機型老化嚴重。美空軍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作戰及輔助機群,這也意味著大量老舊機型充斥其中,拉低戰備水準。大衛·阿爾文透露,2024年,美空軍飛機平均機齡約32年。以B-52轟炸機為例,該機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服役,如今在美空軍力量構成中依舊佔據一定比例,美空軍兩個轟炸機聯隊裝備有58架B-52轟炸機,空軍預備役司令部保有18架。

     2023年,美空軍對該機發動機和雷達進行全面升級,計劃將服役年限延長至2050年,但機身總體結構和主要零部件並沒有變化。許多零部件供應商已停止運營或退出相關産業領域,美空軍只能通過定制或拆解其他退役B-52轟炸機零部件來進行維護保養,導致該機任務能力率僅約54%。C-5戰略運輸機和KC-135加油機也服役超過60年,面臨相同問題。

  二是部分戰機維護繁瑣。在美空軍戰鬥機機隊中佔據重要地位的F-35A戰鬥機,可靠性不盡如人意。美國政府問責局報告指出,該機技術複雜,主要依賴生産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維修保養,該公司安排的專業保障人員數量不足,維修進度緩慢,致使原計劃120天大修時間延長至180天。

     出於智慧財産權保護目的,該公司不願向其他部門提供詳盡維護技術指導手冊,使F-35A戰鬥機維護效率持續走低。報道顯示,目前F-35A戰鬥機有超過1萬個零部件的維修積壓,問題棘手。此外,F-35A戰鬥機多次因彈射座椅故障、機體共振、發動機故障等問題被強制停飛,進一步拉低任務能力率。

  三是專業人員短缺。外媒報道稱,美空軍現役飛機約5000架,龐大的機隊使美空軍面臨較大飛行員和地面維修人員缺口。據統計,受戰備壓力大、人員流失速度快等因素影響,2024年美空軍飛行員缺口達1800余名,其中戰鬥機飛行員缺口為1100余名,新訓飛行員數量連續8年不達標。與此同時,飛機維護保養等機務人員數量嚴重短缺。空軍基地場站保障人員不足,不僅難以滿足日常維修保養需求,更無力接受戰鬥機新設備的專門培訓,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報告顯示,美空軍2025財年預算約2175億美元,比2024財年增加24億美元,增幅為1.1%,其中運作維護預算756億美元,採購預算290億美元。美空軍意圖以作戰飛機存在諸多問題為由,繼續申請高額經費。

  特朗普重新執政後,安排政府效率部重點審查軍費開支情況。部門負責人馬斯克曾多次公開抨擊F-35戰鬥機項目存在大量浪費。美空軍希望借此機會,打破部分軍工集團特別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技術壟斷局面,進一步“透明化”採購、保養和維修流程,降低生産成本,提升維修保養效率。

  有安全專家指出,美空軍公佈的任務能力率數據未必完全準確。一方面,平均數據無法反映真正實力。長期以來,美空軍遵循海外基地戰鬥機任務能力率高於本土、戰時高於平時的原則,發展並不均衡。另一方面,部分戰鬥機正值更新換代時期,短期內拉低了平均任務能力率。

  此外,美軍飛機任務能力率在特定時期呈現出波動變化。2018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要求美空軍F-16、F-22和F-35戰鬥機任務能力率在兩年內達到80%。隨後一年左右時間,F-16和F-35戰鬥機任務能力率達到75%,F-22戰鬥機達到68%,但隨著吉姆·馬蒂斯卸任,這些數據出現再度下滑的情況。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