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入境管理局決定,從2025年3月20日起,為有需求的港澳台居民簽發來往內地(大陸)臨時通行證,並提供來往內地(大陸)通行證與居住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據介紹,兩項便利措施的具體內容為:
一是港澳台居民因遺失損毀或忘記攜帶通行證,需緊急乘坐飛機、火車在內地(大陸)城市間出行的,可通過手機登錄中國出入境管理局政務服務平臺(移民局12367)即時申辦有效期為7天的電子臨時通行證,供民航、鐵路等單位查驗,避免耽誤正常出行。
二是港澳台居民因辦理個人事務有通行證與居住證關聯需求的,可在該局政務服務平臺提交關聯查詢申請,或向全國任一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開具紙質關聯查詢結果,用以向有關部門和企業證明本人通行證與居住證的關聯關係。為港澳台居民提供辦證辦事服務的各行業主管部門及企業可申請對接該局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平臺,根據港澳台居民需求,通過系統對接自動核驗雙證的關聯情況。
中國出入境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為港澳台居民在交通、金融、電信等10大領域提供40余類辦證辦事便利,目前已免費提供實時核驗服務逾1億人次。港澳台居民需詳詢兩項便利措施及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問題的,可致電12367服務熱線。>>>【詳文】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應詢表示,多年來,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推出一系列服務便利台胞辦證通關和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的政策措施,努力為在大陸台胞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3月20日發佈的兩項政策措施將進一步便利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長期以來,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始終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資訊安全,這兩項服務均須由持證台胞本人自願發起申請,並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後方能提供。
近期,民進黨當局不斷混淆視聽,企圖將台灣居民居住證和大陸居民身份證混為一談,誤導、恐嚇台灣民眾。我們鄭重説明,台灣居民居住證和大陸居民身份證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證件,台灣居民居住證是為滿足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需求而推出的一種證明其台灣同胞身份的證件。台灣同胞申領台灣居民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在台灣享有的相關權利義務不應該受到影響。
台灣居民居住證推出以來,受到台灣同胞的普遍歡迎,持證台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都得到極大便利。大陸各有關部門始終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保護領證台胞的個人資訊安全,廣大台胞可以放心使用。>>>【詳文】
“一早看到新聞報道後,我便迫不及待地將其轉發給身邊在大陸工作的台灣朋友。”在大陸台資企業擔任高管的林先生興奮地表示,“大家普遍覺得這兩項新舉措十分具體,實實在在地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們的‘出行難’問題。”對林先生以及眾多因工作頻繁往來于大陸各城市的台灣同胞而言,這無疑是盼望已久的政策福音。
“這兩項新舉措可以説是春分時節,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在北京一家外資銀行工作的澳門青年鄭鏗鳴,也在第一時間把相關新聞連結轉發到各個微信群。“一鍵轉發,讓更多在北京讀書的澳門同學率先了解這些新的政策便利。”鄭鏗鳴表示,臨時通行證對長期在內地生活的港澳居民幫助非常大,極大地降低了因證件突然遺失、無法按原計劃出行而産生的時間成本。
得知新的便利舉措出臺後,在廣州創業的台青吳女士認為,臨時通行證能在台胞證件遺失時,提升緊急公務出行的效率,讓台胞在大陸工作時“心裏更有底了”,安全感和融入感也更強了。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副會長、西貢區議員陳志豪講述,社區居民了解到這兩項便利舉措後都十分興奮,表示可以更加安心地在香港和內地之間往返。“這兩項新舉措的及時出臺,再次體現出中央對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重視。”陳志豪評價道。>>>【詳文】
國家出入境管理局自3月20日起實施兩項便利政策,提供台胞證與台灣居民居住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為有需求的台胞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這一努力解決台胞關心的實事難事的舉措,再次表明大陸始終把為台灣同胞謀利造福放在心上。
近年來,大陸方面不斷完善保障台胞台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陸續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惠台利民措施。這份善意,台灣同胞一定感受得到。
2024年,台胞證簽發量、台胞入境大陸人次、在大陸定居台胞數量均大幅上漲。旅遊體驗好,發展機會多,惠台措施力度大,吸引更多台胞廣泛參與兩岸交流交往。
交流交往為兩岸同胞所盼所需,符合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從恢復辦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簽注,到增加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班次;從提供台灣地區法律查明服務,到擴大直接採認職業技能資格範圍,大陸持續深化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融合發展。
大陸始終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前來實地參訪、眼見為實,讓更多台胞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隨著島內民眾對大陸的認知越來越客觀,民進黨當局炮製的抹黑謊言便不攻自破。相信會有更多台胞回應大陸善意,投身兩岸交流,以自身行動助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詳文】
(資料綜合中新網)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