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柯建銘的最後瘋狂?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5-04-02 10:34:57

台島夜話


  作者 蔡炫 台灣資深媒體人

  民進黨掀起全臺大罷免,國民黨以反廢死、反戒嚴兩項“公投”來做因應,就在台立法機構徑付二讀之際,民進黨臺立法機構黨團不僅主張會議無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甚至還下戰帖,要找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在議場內 “釘孤枝(單挑)”,儼然已是 “最後瘋狂”。

  納粹德國希特勒在滅亡前曾經制定一個瘋狂計劃,強迫軍民進行死亡遷徙的 “焦土戰術”,當時美英軍隊與蘇聯紅軍選在德國會師,德國人民不願持續無謂犧牲,希特勒因此産生仇恨心態,這場死亡行軍也被後世廣為批判,成為 “最後瘋狂”的代名詞。前民意代表沈富雄認為柯建銘得了末任症候群,畢竟這是他民意代表的最後一任,當了這麼多年的資深民意代表,始終與臺立法機構負責人的角色擦肩而過。從單挑負責人的少數暴力、打斷拐杖淪議會武行,再到同室操戈全境作戰,這些事件不僅挑戰了政治倫理,也讓最後瘋狂荒唐上演。

  單挑台立法機構負責人的少數暴力

  柯建銘身為民進黨的黨鞭,在台立法機構的議事過程中鼓吹暴力,公然點名韓國瑜 “釘孤枝”,此舉引發社會譁然。“釘孤枝”一詞源自台灣俗語,意指要與對手決鬥,在政治語境中使用此詞,顯然又將時空背景拉到80-90年代,民進黨在議會政治暴力的全盛時期。柯建銘作為執政黨的臺立法機構領袖,失控言行認證賴當局的少數民意,不僅未能促進朝野協商,反而加深了政治對立,無疑損害了民進黨的公眾形象。

  在議事規則中,政治人物的言行應當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準則,美國明確規範議員在發言時,不得使用人身攻擊或具侮辱性的語言,違者將面臨政黨譴責或停職處分。如今,臺立法機構紀律委員會沒有發揮制約能力,針對失言或違紀行為進行調查和懲處 ,放任臺立法機構猶如馬戲團般嬉笑怒罵,甚至淪為不肖政客的表演秀場,如何確保問政秉持理性尊重,才讓好萊塢般的少數暴力荒唐演出。

  打斷拐杖淪議會武行

  在台立法機構的激烈攻防中,柯建銘因情緒激動,當眾高舉拐杖敲擊桌子,結果拐杖意外飛出,擊中國民黨民意代表徐巧芯的手臂。這一事件顯示輔具變成武器的亂象,民進黨一旦透過甲級動員,要求每兩小時簽到一次,企圖要將同僚綁在台立法機構,強迫大家作為鬧劇觀眾。民眾黨民意代表黃國昌甚至爆料,指出柯建銘衝進臺立法機構的休息室,當眾以拐杖砸破韓國瑜桌上的杯子;這種在議會殿堂之外的脫序行徑,儼然已淪為個人宣泄。

  在議會暴力行為的防範上,島內已將暴力視為生態之一,依照德國聯邦議院規定,議員在開會期間不得攜帶任何可能造成傷害的物品,若有肢體衝突,將立即進入調查程式,當事人可能面臨罰款或停職處分。台灣議會理應增聘專責的安保人員,負責在辯論激烈時維持秩序,借鑒法律強制約束,以此捍衛議事規範,防止肢體衝突,避免議事殿堂淪為全武行。

  同室操戈全境作戰

  柯建銘在社群媒體發表長文,公開批評黨內資深同志林濁水,指責賣臺護航,還批十惡不赦,已讓外界瞠目結舌。林濁水指出柯建銘想當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而抓狂,而國民黨稱大罷免等於讓他當臺立法機構負責人,柯建銘深知黨內並未擁護再進大位,只能喚醒派系內恩怨情仇,還將炮火射向黨內黨外,全境開戰也無所畏懼,反在無形之中已被形塑瘋狂人設。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至今仍未出手,放任院際調節全面胎死腹中,對比英國工黨內部設有黨內糾紛仲裁委員會,確保任何意見分歧都在內部充分溝通,避免外界觀感不佳。如今,柯建銘將公開辯論變成私下謾罵,要求同志退黨謝罪,跳過正規程式協商,不僅破壞政黨倫理,還讓個人情緒發言貽笑大方。

  柯建銘難道真是末任症候群發作?已讓整個臺立法機構淪為馬戲團,從釘孤枝挑戰臺立法機構長韓國瑜,到情緒失控打斷拐杖,甚至公開批評黨內同志,種種脫序行為已讓民進黨陷入形象危機。柯建銘的言論與暴力行徑,反映出台灣議會暴力文化的積弊,她立法機構紀律機制未能有效約束,迫使議場域猶如鬧劇舞臺,逼得台灣民眾被迫成為台下傻子。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