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經貿“核爆”!特朗普宣佈對臺徵收32%關稅

華夏經緯網 > 台灣 > 財經科技      2025-04-03 15:30:23

熱點聚焦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佈,針對台灣地區課徵高達32%的進口關稅,引發産業界震撼。標榜“臺美關係”好又忙著大罷免的賴當局,想好要如何因應了嗎?

“中小企業狠狠被坑”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3日表示,因為美國對臺增加關稅,台灣地區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訂單大幅減少”、“獲利壓縮與成本上升”、“庫存風險與資金壓力”的問題。

侯漢廷表示,“受關稅衝擊最明顯的産業,台灣對美出口前30大産品中,扣除半導體,多數屬於資訊與通訊設備及其零組件、機器零件、金屬製品等”。侯漢廷更列出兩大項,先是“資訊與通訊設備相關産品”,侯漢廷指出,例如“其他自動資料處理機單元”,2024年出口額約3,179億美元。再來是電腦零附件、路由器等,這些産品價格上升後,美國採購商很可能轉向其他供應來源。

第二是“機械及零件産業”,侯漢廷舉例,“如汽車零件、鋼鐵製品等,這些産業在價格競爭力上較為敏感,且美國可替代性高,成本上升將使台灣廠商在美市場處於不利地位”,再來因為美國對臺增加關稅,台灣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可能面臨“訂單大幅減少”、“獲利壓縮與成本上升”、“庫存風險與資金壓力”的問題,因美國採購轉向替代品,訂單下滑可能迫使企業減産或停産,甚至迫使部分業者退出市場,無法有效轉嫁成本將導致利潤縮水,影響資金流與投資計劃,原本預期的出口訂單無法落實,進而産生庫存積壓與資金回流問題。

侯漢廷更回憶,過往聽詢民進黨當局主張,“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裏”,“産品不賣大陸賣美國”,因而大舉向美方出口的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下游業者狠狠被坑了一把。等不到任何FTA、BTA、CPTPP,先換來關稅大棒。“部分依賴出口的中小企業,由於規模較小、議價能力較弱,可能難以將關稅成本完全內部化,直接面臨獲利壓縮或市場份額流失的風險”。

侯漢廷最後也説,“如果臺積電還在,或許能掙扎,如果沒有買波音、沒有買天然氣、沒有進口萊豬,或許一切都有得談能交換。但臺積電先送送送,然後再答應買買買。靠什麼嚴正交涉?”

“賠了夫人又折兵”

國民黨民意機構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美方對臺徵收32%關稅,是所有外銷企業、尤其中小企業的“晴天霹靂”。她痛批,民進黨過去為了取悅美方,不僅接受美豬美牛,更大動作協助臺積電赴美設廠,聲稱“可以換來CPTPP入會門票”,但至今CPTPP連門都沒摸到,如今反倒被狠狠課稅,完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國民黨民意代表林沛祥則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已全面轉向,從過去標榜“普世價值”,轉為“價格優先、利益至上”,台灣當局若繼續沉迷在所謂“臺美關係”的幻想中,不願面對現實,將會吃足苦頭。他強調,“現在的美國是用關稅來追求利益,不再講什麼民主同盟”,台灣當局必須看清局勢,停止自我感動。

國民黨民意代表葛如鈞酸,卓榮泰社交帳號仍停留在愚人節貼文,諷刺意味濃厚,民進黨當局對重大經貿危機無預警、無準備,錯失先機,如今只能被動承受衝擊,嚴重失職。

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怒斥,民進黨當局一心只顧操作大罷免,卻對攸關台灣地區經濟與産業的重大危機全然無視,面對32%高關稅不僅毫無反制,甚至連一句清楚説明都沒有。他要求經濟部門主管與經貿談判總代表必須出面,説明民進黨當局究竟做了什麼談判?為何願意主動奉上臺積電,卻還遭此對待?
民眾黨民意代表黃珊珊説,特朗普所公佈的給台灣32%的稅率。這個數字與有關部門先前所做的推估有點差距。這一方面顯示了行政單位對美方動態的無知;另一方面卻也顯示美國商務部演算法的不明。

民眾黨民意機構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説,這幾乎是經貿上的核爆,對台灣衝擊非常大,顯示台當局對美國不能逆來順受、有求必應,策略要做適度改變。

“關稅大刀害人又害己”

台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明顯看出特朗普政府是要借關稅達到某種策略目的,台灣最關心的半導體相關産業是列在額外加徵而非在對等關稅框架內,簡單説,就是還在觀察名單裏,看來台積電先前表態赴美增加投資一千億美元,顯然還不夠。

美國關稅大刀一砍,掀起全球經貿腥風血雨,賴當局除了只會説臺美溝通良好、持續協助産業轉型之類的空話,能端出什麼像樣的全盤因應方案?特朗普過去曾暗示台灣當局應支付防衛費用,台灣在“奉上”臺積電之後,是不是只剩下交更多保護費以換取美國手下留情?忙著進行大罷免追殺政敵的賴當局,還有心思管這事嗎?

台灣《經濟日報》評論表示,針對美國鋪天蓋地、甚至重復課徵的關稅,主要貿易夥伴都提出反制。眼見特朗普掀起的全球性關稅大戰,全世界對於經濟前景普遍感到悲觀。最近的國際財經新聞都以“前景看空”來形容嚴峻的情勢,尤其“關稅戰效應,美停滯性通膨疑慮加深”的標題,更令人觸目驚心。

例如,美國股市自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就波動加劇,至3月底止,道瓊指數已經下跌了約5%,投資人已明顯趨於保守。Fed關注的通膨指標升溫,2月的核心個人消費物價(不含食品和能源)年增2.8%;導致3月的消費者信心更惡化而降至兩年多來最低;消費者預期未來五至十年物價仍將快速上漲,長期通膨預期上升至32年高點。三分之二的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會上升,是2009年來最高。預期明年收入只成長0.4%,增幅是2013年以來最低(不計新冠疫情期間),將衝擊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大家憂慮的“停滯性通膨”似已成真。

即將上路的“大關稅”,勢必對停滯性通膨雪上加霜。高盛的報告發出警訊,預估全球貿易戰將急劇升級,美國經濟於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機率由原本的20%大幅上調至35%,加上白宮對“短期經濟疲軟的容忍度”提高,無論是為了面子或避免跳票,短期內關稅戰的惡性迴圈不會止歇,又會升高衰退風險。因此,高盛下修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僅1%,並上調年底失業率至4.5%;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膨預測也上調至3.5%,遠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彭博研究指出,按最嚴格版本計算,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增加28個百分點,兩到三年內恐導致美國GDP減少4%、物價上漲近2.5%。日本研究推估,大關稅可能使全球經濟衰退0.6%,IMF則指美國GDP在後年將遽減2.5%,受害最深。

由此可見,特朗普的大關稅無論範圍多廣,稅率多高,無異是作法自斃。深陷停滯性通膨的泥沼後,受害最深的經濟弱勢,也是支援他捲土重來的選民,將轉而在明年的國會期中選舉予以制裁,美國也失去國際的信任,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遲早勢必急轉彎,但全世界將因他荒腔走板的大關稅,付出慘重的代價,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將永去不回。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