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倚美、移美與疑美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台島夜話      2025-04-07 10:47:42

 台島夜話


  作者 靄琳 台灣資深媒體人

  2024年底到2025年初的台灣平均氣溫是過去11年來最低溫,即便時序已進入4月,仍是春寒料峭的季節,彷彿預示著從去年底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全球經濟情勢,恐將重蹈1920年代末經濟大衰退的覆轍,寒冷而蕭瑟。4月3日當亞洲各國及地區一覺醒來看到特朗普以戲謔及挑釁式口吻發佈最終關稅政策,也代表美國這個過去30年因全球化佔盡世界資源的惡霸,既得了便宜還賣乖,錯把 “關稅”當武器,正式向全球宣戰。

  其中,又以勞工勤奮的亞洲國家受創最深,例如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高達46%、泰國36%、印度尼西亞32%、柬埔寨49%、斯里蘭卡44%;而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各是34%與32%。對照先前美國財長貝特森點名有“the dirty 15”,外媒分析台灣地區會在骯髒之列時,民進黨官員還重申臺美關係半世紀最好,一路護航臺美産業結構互補、經貿互補、“絕對不骯髒”,民進黨“舔美”的結果卻是被潑一身臟水,台灣情何以堪?

  就連民進黨自己都難以置信,自詡是美國盟友的台灣,稅率居然高達32%;4月2日午夜時分,卓榮泰還在社群媒體上叫大家“安心睡覺”,一定有準備、風險可控管、産業有支援,“我們明天見”。一付胸有成竹已準備好應對方案,只待特朗普公佈,就可以端出;結果驚喜變驚嚇,原本4月3日要舉行的記者會,枯等一整天都遲遲未見到應對方案出爐。

  直到4月4日下午4時才召開記者會,卓榮泰自己開場都先“抱歉來晚一天”;鄭麗君坦言,稅率是從10%到35%都做過推演,最後選擇以“25%+N”作為推估設算因應措施;但最終卻出現32%的天價關稅,已屬極端情境,對這樣的稅率表達高度遺憾也認為不公平。顯然,32%的稅率,連民進黨自己都不可置信,有種被美國背刺的感覺,重重打臉民進黨“親美抗中”的論述基調,坐實“疑美論”。

  而根據臺經濟主管部門盤點,包括顯示接收器、伺服器、網通、手工具及水五金、自行車、工具機、石化、塑橡膠、運動器材、機電、電線電纜、醫療器材等輸美貨品全都在32%關稅之列,可謂主要産業全軍覆沒。為安撫民心,相關單位表示,將與美方交涉,設法降低稅率,及縮小課徵範圍。卓榮泰並宣佈將從9面向編列880億元新台幣預算協助製造業及農業,並邀“在野黨”共商;但所謂的“在野黨”,不正在被民進黨全力發動罷免的那群人嗎?民進黨當家還鬧事,如今要邀誰來共商?

  而最關鍵的半導體貨品,卻在零關稅之列。頓時大家面面相覷,既然半導體不用被課徵對等關稅,為何臺積電還需被迫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也質疑民進黨都已將過去半世紀辛苦發展的半導體産業拱手奉上給美國了,居然還被課徵32%的關稅。民進黨真是賤賣臺積、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然,民進黨內部仍不乏心志堅定的倚美賣臺者,都已被美國潑一身臟水,還在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要不是臺積電先跑一步、承諾擴大赴美投資,半導體也會被課32%關稅。並且還鼓吹台灣應該將美國進口的貨品,像是特斯拉、保健品關稅都降為零;美豬、美牛也不用標示,混賣入市即可。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不團結抵禦外侮,還繼續割地賠款,民進黨真是屈辱。

  要知道,直到4月2日當天,特朗普談到台灣、臺積電、半導體的態度還是十分鄙視的説“他們偷走了美國的半導體”,我們現在要“重新奪回”屬於美國的半導體産業。事已至此,民進黨怎麼還可以昩著良心繼續欺騙自己、欺騙人民呢,安心“舔美”?

  另外,先前臺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失言風波時曾經評論,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會比與英特爾設合資公司來得好,否則兩家公司結合猶如“與蒙古癥結婚”,為此歧視性失言還多次對外道歉。但根據最新外媒報導,美國仍在施壓臺積電與英特爾合組公司,一旦成真,新公司有否“遺傳性疾病”不得而知,唯一確定的是,屬於台灣的先進晶圓技術肯定被美國剽竊。

  繼臺積電變成“美積電”,現在媒體更進一步報導,郭智輝將在5月赴美國見證 “晶圓二哥”聯電與全球第5大晶片廠美國格芯宣佈合併,變成“美聯電”;雖然經濟部不評論傳言,但市場無風不起浪,各種證據顯示,美國將全面性的偷走台灣的半導體産業,民進黨還能繼續瞞騙?

  過去這段時間民進黨收割了國民黨時代發展的半導體産業果實,卻未謹記財不露白的智慧,天天招搖過市讓世界看見台灣,如今家産橫遭覬覦,就問民進黨如何再拿著“硅盾”高唱抗中保臺?

  其實,如果民進黨有點大智慧,此時大可順勢與對岸來場大和解,連手中國大陸,以及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乃至日本、韓國等國家齊力來一場抗美之戰;特朗普既然敢向全世界宣戰,大家也應團結起來孤立美國。只不過,“台獨”金孫賴清德不會有此心胸,而越南、日本也早一步向美國舉白旗。但美國霸淩全世界豈能長久,終有一日會遭反制,只有民進黨倚美謀獨別無選擇,明知被賣還得裝傻充愣幫人數鈔票。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黃楊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