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水為什麼是鹹的
發佈時間:2004-10-14 15:44:38
青海湖是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形成湖初期,屬於外流淡水湖,與黃河水系相通,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裂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日月山強裂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余公里。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約10釐米。現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準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4%。(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