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青海

崑崙山三千年前生活真跡

發佈時間:2004-10-14 14:38:26

   

古墓葬全貌 

    潺潺流淌的小河旁綠草如茵,遠處的雪峰連綿起伏,女人們坐在河邊用石料珠、瑪瑙穿成漂亮的鏈子戴在頸上、手上、腳上,用獸角做的畫眉棒蘸著煤精描眉;男人們在不遠處用銅打制的馬銜、獸角做的馬鑣佩裝配心愛的坐騎……

   這不是詩人筆下的美妙畫面,而是3000前生活在崑崙山地區的古人類的真實寫照。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隊近期對和田地區于田縣境內的一處古代崑崙山人類墓葬的發掘表明:崑崙山地區的古代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這是剛剛完成考古挖掘工作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工作隊隊長巫新華博士向記者介紹的。

  發現墓葬

  古墓葬位於一個海拔2750米的小型山丘臺地上,周圍綠草如茵,因西側有一條名為“流水”的小河蜿蜒流過,被稱為流水古墓葬。

  流水古墓葬是當地農民改水造田沖刷坡地時逐漸顯現出來的。

  去年,巫新華一行進行“玉石之路”考察時途經此處,發現了這處墓葬,隨後著手申請挖掘。

  經批准,7月10日至8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與和田文管所一同對流水古墓葬進行了發掘。

  發掘墓葬

  “對流水古墓葬的發掘結果表明,墓葬代表的時間是距今3000年前,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崑崙山地區古代文化。”巫新華説。

  據介紹,流水古墓葬是石堆墓,墓葬從上至下依次是石堆、石圈、墓穴。墓穴是長方形、東西走向的土坑豎穴。人在墓中頭東腳西、仰身屈肢。隨葬品都是人生前的生活用品,既有刻有紋飾和素面的陶罐、陶缽,也有銅刀、銅馬銜、獸角做的馬鑣、畫眉棒、各種石料項鍊、海貝等,共100余件。

  墓葬“告訴”考古學家,那時侯,在當地生活的既有黃種人(蒙古人),也有白種人(歐羅巴人),他們過著以畜牧業為主的生活。那裏水草豐美,馬已經是人們生活中的好幫手,男人用銅打制了漂亮的馬銜,用獸角做了馬鑣佩帶在心愛的坐騎身上。

  各種手工藝品也給他們的日子增添了樂趣,在陶罐上刻上喜歡的紋路,人們用石料珠甚至瑪瑙穿起漂亮的鏈子,戴在頸上、手上、腳上。女人們懂得用煤精給自己描畫眉毛,更顯嫵媚。

  而散落在墓穴中的海貝,不由地讓考古學家們揣測起來:它們是出自當地,還是從遙遠的海邊販運來的?

  巫新華説,這次出土的陶器、銅器都是首次在崑崙山地區成規模出現,其中的文化內涵及那裏與周邊地區的聯繫還有待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墓葬葬俗及它所反映的文化現象為人們了解3000年前崑崙山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一系列實物材料,接下來,考古所將據此復原、描述當時的生活情況。劉淑玲、馬衛江

    都市消費晨報  2003年08月11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