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瓊臺合作

瓊海台商助農致富二三事

發佈時間:2004-11-08 16:10:12

瓊海是我省農業生産發達的地區之一。但是由於缺少新品種、新技術、新的經營理念,致使瓊海的農業一直徘徊不前。自90年代中期,一批台資農業企業落戶瓊海,一切發生了變化。台資農業企業給瓊海的幹部群眾帶來經營理念上的轉變,短短幾年,農民跟台商學習種養技術,開發利用閒置土地,開始走上發展現代農業之路。

在溫泉鎮萬石坡,有一片250畝的荒坡地——土地貧瘠,石頭林立,土層淺,缺乏水源。過去,農民既無優良品種,又無先進種植技術,多年只得種植傳統甘蔗,營利甚微,後來當地農民不再租用此地。1996年,台商龔芳卿創立大自然農業開發公司,按每畝一次性付款2000元作長期租地,97年開發種植香蕉,第二年有的單株産量高達90斤,平均畝産8000斤。龔芳卿先生借助種苗、技術等優勢條件,帶動農民發展高效農業。他將此地部分土地改造成育苗基地,每年向當地農民供應香蕉、蓮霧、番石榴、印度棗、楊桃等優良品種苗130萬株以上。“十元一畝無人敢租的地,通過台商技術改造,如今變廢為寶了”,這句兩年前原鎮委書記陳列雄説過的話,至今仍在當地廣為流傳。

台商林文柱先生的大順農業開發公司成立於1998年,在塔洋鎮租地100畝,從台灣引進番石榴、楊桃、木瓜、火龍果等品種種植。土地開發初始,當地農民對此貧瘠之地能否種植水果心存疑慮,僅一年多時間,林文柱先生的基地不僅結果,番石榴、木瓜兩個品種還問鼎1999年底的“省優”殊榮。在這一成功種植的帶動下,農民紛紛前來該企業購買種苗,學習技術。而林文柱先生對農民的輔導都是有求必應,他還親臨農民基地了解情況,進行防治病蟲害、整枝等技術指導,還專門從台灣帶來《芒果病蟲害》、《龍眼栽培技術》、《木瓜病害》等十多種農業技術資料及複印件500多份免費贈送給農民。在彬村山農場,農民李育堂的20多畝番石榴,經林文柱先生的輔導;目前長勢喜人,樹枝上碩果纍纍。而在牛角村,儘管該村土地資源有限,但全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林文柱先生提供的木瓜苗等優良品種。

然而,台資農業企業在瓊海起步時,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農民畏懼台商佔去他們的土地等資源的心態,台資農業企業一開始受到了當地農民排斥,農民利用一些不合時宜的藉口,給台商出難題。但時隔不久,農民發現台商的種苗品種優,效益高,見效快,很快便開始效倣經營模式,實現思想觀念解放。致廣農業開發公司1996年在大路鎮興建50畝養鱉基地,當地農民以到水塘挑水等理由對公司進行刁難,但公司總經理、台商鄭俊和先生熱心為農民提供番石榴苗、鱉苗等優質種苗,並進行輔導,他的行動終於贏得了農民的心。目前,在大路、煙糖、長坡、塔洋等全市80%的鄉鎮都有其輔導種養戶,該公司養殖的鱉更是帶動了50—60戶養鱉專業戶,公司每年向農民提供鱉苗120萬餘只,養殖水域達近千畝之多。

在瓊海市,台資農業企業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市台資農業企業36家,農業總投資近L6億元人民幣,租用土地1.5萬畝,引進台灣優質品種十多個幾十類。台資農業企業在瓊海開花結果,激發了當地農民致富的慾望,紛紛到台資農業企業學技術、買種苗。據了解,台資農業企業每年向瓊海農民供應的番石榴、紅龍果、香蕉、印度棗、木瓜、蓮霧等各種優質種苗200多萬株,農民種植面積約15000畝,提供鱉魚、蝦苗,養殖面積l萬餘畝。目前,有2000多戶農戶種養台資企業繁育的新品種,且呈日益增加的趨勢。(何哲良  文振雄)

(海南台辦)

中共海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海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

投搞信箱:swtzbxjc@hai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