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台商在瓊

台商呂梁鑒鍾情海南

發佈時間:2005-03-15 10:38:44

    從三亞六道灣的山麓眺望海面,成千上萬的浮球,如串串珍珠點綴在海灣水面上。這裡便是台商呂梁鑒的三亞大東山海洋養殖基地,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珍珠養殖場。記者來這採訪時,這位來自台灣澎湖縣的企業家指著這片水域説:“這裡是個海上金礦!”

    六道灣的山腳下,茂密的椰林中有兩棟樓房,庭院裏堆滿養珍珠的網袋與珍珠貝殼,散發著陣陣海味。上了遊艇,呂梁鑒帶記者來到他的海上“金礦”腹地,只見碧幽幽的水面浮球下懸挂著一個個裝滿珍珠貝的網袋,每個袋裏整齊地排列有四、五十個珍珠蚌。看著那數不清的浮球,呂梁鑒説:“這些珍珠一年可收穫二百多公斤,一公斤可賣一萬五美金,珍珠的價錢比黃金還貴,你説這裡不是金礦麼?”

  呂梁鑒説,一九八八年他來這裡考察,發現這裡雖然荒山野海,但山清水秀,颱風少,海水的溫差非常適合養殖珍珠。這位在台灣首創養殖珍珠的澎湖人正愁找不到更大更合適的海域,發現這塊海域後如獲至寶,立即拿來資金買下五十年的使用權,開始建造他的珍珠王國。

  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呂梁鑒已將這裡改造成一個從養殖到研究開發到生産銷售的全中國最大的珍珠養殖基地,並在美國紐約、康州、夏威夷和中國的台北、香港、上海、深圳、三亞等地創立行銷店,産銷的珍珠珠圓色潤,品質高貴,連養珍珠高手的日本人都讚嘆。

  這位第一個到祖國大陸養珍珠的台灣人説,那時投資三亞,經過了一段十分艱難的過程,從國外買回一些珍珠經過海關頗費週折。早些年在試養中幾乎賠錢。因為一顆珍珠從孵化到移植到産出需要四年時間,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疏忽,所以他説這種養殖業可謂“粒粒皆辛苦”。

  為讓珍珠順利培育度過艱難時期,呂梁鑒還兼養鮑魚,除在六道灣建立鮑魚苗基地外,他還在三亞的海棠鎮建立了一個佔地三十畝的大規模鮑魚苗基地,將養鮑魚賺的錢投入珍珠。

  不見風雨不見彩虹。呂梁鑒經過多年努力,在這裡培育出一種俗稱半面珠的優質珍珠,他取名為“彩虹珍珠”,這種珠可分泌出天然彩虹般的珍珠層,産生的珍珠如雨過天晴後的七色彩虹耀眼照人,加工成品後,造型更富變化,成為珠寶市場的新寵。尤其是他推出的“許願珠”,這種原來在歐美十分風行的珍珠産品,由於設計極富文化內涵特色,市場十分走俏。呂梁鑒僅這款珍珠就銷售了三百多萬份。

  他説,他養的白蝶貝更是價值連城,這類貝全世界澳大利亞、印尼最多。有一年他去澳大利亞發現,這樣的貝在那裏每個珠賣到十美金,一個貝賣到七十美金。於是他回三亞在基地裏通過人工孵化試養成功,一個白蝶貝可放七顆珍珠。目前,他的養殖場裏有一千多萬顆珍珠母貝,可年采收珍珠二百多公斤,産量高居全中國之冠,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珍珠大王。

  對海南的投資環境,呂梁鑒信心十足,他説,從一九八八年至今他已在這裡度過十七個年頭。這裡山清水秀人淳樸,政府重視台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確實是個金礦,是個會冒錢的水井。

  (顧時宏 何哲良)

中共海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海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

投搞信箱:swtzbxjc@hai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