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台企巡禮

台商王希山13年土地陳案終“解凍”

發佈時間:2005-12-23 15:16:04

  不怕“受傷”獲換地欲再建酒店

    “給我置換了一塊在西海岸的土地,今年終於可以安心回家過個年了。”備受國內多家媒體關注的台灣商人王希山今天接受採訪時感嘆地説。

  13年前,王希山在海口購買了一塊地欲建一家五星級酒店,由於政府規劃的多次變更,酒店多年一直未能開工;13年後的今天,海口市給其置換了一塊土地,使其建酒店的夢想終於插上了翅膀。

  規劃多變,酒店13年動不了工

  1991年,台商王希山懷著到海口建酒店的想法,以800萬美元的註冊資金註冊成立了“海南國際嵩山旅業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嵩山公司),並於1992年10月受讓海口市政府位於海口市濱海公園西側濱海高層區土地31.7畝,隨後支付地價款人民幣2126.7萬元,用以建設58層的五星級“嵩山國際大飯店”。

  然而,由於海口市城市規劃的不斷調整,王希山的酒店建設也因世紀大橋工程建設、海口外灘規劃等多種原因而不得不擱淺,這一擱淺就是13年。

  13年間,歷經5任省長、5任市長,王希山為該項目的開工忙得焦頭爛額,但卻無果,不僅給嵩山公司帶來了慘重的經濟損失,光是購地本金的正常銀行利息損失就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更重要的是,按王希山自己的話説,“這傷害了一個投資者的心。”

  公平置換, 政府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應該説,王希山的遭遇,在先前已經引起了海口市政府的重視,不過問題最終解決還是在今年。

  今年,海口市加大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力度,王希山的問題也隨之成了海口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重點。

  按照王希山同意置換土地的想法,海口組織評估小組對王希山所購買的濱海公園西側濱海高層區土地進行了評估,同時評估了準備置換的新國賓館對面濱海西路南側的土地。

  為確保公平互利,海口市召開了多次協調會,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王為璐,海口市市長陳辭也親自與王希山座談,徵求其意見,以求該問題能得到合理解決。最終,海口市與王希山達成一致:將嵩山公司購買的濱海公園西側濱海高層區土地以77萬/畝的價格,置換成56萬/畝的濱海西路南側新國賓館對面土地。

  不計前嫌, 欲在西海岸再建酒店

  目前,王希山已拿到了置換後的土地證。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仍打算在西海岸的這塊置換地上建一個酒店。

  王希山説,他目前已開始對準備建的酒店進行設計,預計明年6月左右動工。

  因城市規劃多變而受“傷”的王希山敢再在海口試足,有他的把握,“目前海口已制定了城市發展規劃,而且西海岸片區也有規劃,這與以前的狀況不一樣”,王希山充滿信心地説。

  的確,近年來,海口在吸取歷史教訓的前提下,已將城市規劃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時,海口也加大了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以多角度改善投資環境,讓海口不再出現又一個“王希山”。 (羅霞)

中共海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海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

投搞信箱:swtzbxjc@hai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