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從擺地攤開始
“我出身於一個舊軍官冠以台屬的家庭。在那個年代由於家庭成份的影響,從小就受盡了外人的白眼,但在我還吃不飽飯的時候,我就發誓要混出個人樣來,做個風光無限的老闆。”
由於家境貧寒,年僅13歲的單聲立還沒有讀完初中就被迫輟學了。1983年夏天,隨四哥從黃梅到九江學修理自行車,從此以後他與自行車結下了不解之緣。老城區的十里鋪、713廠、鐵四局、江西塑膠廠、體育館都留下了他擺攤的身影。這其中既積累了不少擺攤的經驗和修理技術,但受過多少氣,挨過多少罵,見過多少白眼,遭遇過多少歧視,流過多少淚和汗水,只有他自己和哥兄弟們知道……
有一次,他們在市郊江西塑膠廠附近擺攤修車,冷不防一條惡狗衝了上來,將瘦小的單聲立撲到在地,哥哥見狀掏出鐵錘猛擊狗頭,惡狗轉身又要咬哥哥,哥哥使盡平生的力氣一下子打在狗的鼻子上,惡狗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後狂吠著逃跑,現在單聲立回想起當年的情景禁不住雙淚長流道:“那時候真是跟要飯的一樣啊!”正如別人戲言的那樣“遠看像流浪漢,近看像討飯的,仔細看才是修車的。”就這樣他們一路修車一路“流浪”,足跡遍步大半個九江城。
與摩托車的不解之緣
1989年春天,一位經常來修車的朋友將自己騎了多年、即將報廢的50型輕騎送給了單聲立。此後一切的轉變從這輛橘紅色腳踩式點火嘉陵摩托車開始。
有了這輛破舊不堪的摩托車,單聲立如獲至寶,他開始自己動手清洗,拋光。不知有多少夜晚,單聲立獨自一個人靜靜地打量這個“寶貝”,當四哥等人都進入夢鄉,他躬身在暗淡的燈光下琢磨這個“寶貝”,並開始手動修理屬於自己的第一部摩托車,白天又照常擺攤。他把摩托車全部拆開,逐一查看裏面的所有部件,然後又一一安裝好,在修理的過程中,他對摩托車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他索性買回了一大疊修理方面的書籍。
幾天后,摩托車在他的擺弄下,竟發出了轟隆隆的聲音,排氣管噴出了陣陣黑煙,他興奮了。雖然車可以騎了,但馬力似乎太小。他又四處請教,翻閱書籍,在對摩托車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後,他再一次把摩托車“五馬分屍”,決心自己動手把摩托車翻修一新。於是在無數個夜晚,他都在琢磨著摩托車的原理,後來在他的精心維護下,這輛摩托車竟和新車一樣。也許這輛摩托車從一開始就註定成為他的“師傅”,如果沒有這個“師傅”,他也無法走上摩託大王的道路。多年修理摩托車的實踐經驗積累,使他現在只要聽聽發動機的聲音,就知道車的毛病,然後“手到病除”。前來修理摩托車的客戶讚不絕口:“單老六神了!”
就在此時,一個修理摩托車的師傅找到單聲立,同他商議合作開一家摩托車修理店,每人出3000元。單聲立心動了,四哥得知他的想法後,很爽快地拿出3000元錢交付給了弟弟。
當單聲立接過錢,不禁流下了熱淚。就是從這時起,單聲立完成了由修理自行車到修理技術含量較高的摩托車。半年後,師傅準備外出打工決定把門面轉讓出去,當師傅問是要錢還是要店時,單聲立猶豫了許久,他怎麼好意思將師傅的店接下來?思考了很長時間他決定還是拿回自己的“股份”,在拿到本錢加利潤一共7000元錢後,他選擇了自己創業。
他把開摩托車維修店的事同兄弟幾個商量了一下,他們都表示十分地贊同,並幫湊了1萬元,有了第一筆開店的資金。由於技術還不很完善,所以單聲立一到晚上,仍然會不斷地找修理方面的書籍。幾天后,他在塔嶺北路的修理店開張了,儘管沒有鞭炮、花籃,但他由衷的高興,因為畢竟有了自己的“企業”。
叩開成功的大門
經過幾年的拼搏,一些知名摩托車廠家注意到了單聲立,這個似乎還有些土氣的小修理店老闆。豪爵摩托車江西總代理慕名找到單聲立,問他是否願意加盟豪爵。單聲立知道豪爵在“摩界”享有盛名,能成為豪爵的銷售商,是對自己的實力的認可。為了籌借開專賣店的資金,他再度找到了四個哥哥,在哥兄的幫組下終於湊滿了七萬元錢,開起了銷售品牌摩托車。他認為品牌就是品質的保證、就是對消費者的負責。就是市場開拓的潛力,就是自己發展的方向。一開始他從小品牌做起,就連梅花這種雜牌也做過,如今算起來,他總共在九江銷售過三十幾個牌子的摩托車。
至今為止,留在單聲立手上的只剩下“豪爵”這個唯一獲得全國銷售量第一、服務品質第一、性價比第一,“三個第一”的品牌摩托車。從2002年接手銷售“豪爵”摩托車後,他的事業確確實實地在不斷地壯大:開起了全市最大規模的摩托車超市——豪友摩托車總匯,周邊及縣區開設有四家分店,並在十里大道234號開辦了售後服務中心。現在你只要在豪爵摩托車總匯購買摩托車,從購買、辦證到售後服務全程包了,真正做到了“品牌與服務同步”。由於成功創業,他現在不僅是九江市潯陽區政協委員、台聯會副會長,還當選為省、市摩托車協會副會長。
單聲立,一個來自貧窮農家的孩子,完成了由“蛹”到“蝶”的蛻變,他的摩托車王國將會更加絢麗多彩。(潯陽區台辦)2006年1月9日
主辦單位:九江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