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九江台企

餘熱如何發電現場直擊發電全過程

發佈時間:2006-06-12 09:54:48

九江日報訊: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瑞昌製造廠(台企)的餘熱發電工程于2006年3月7日完工並網發電,建設總投資約為22035萬元。建成後減少了電力消耗,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環境效益。6月10日,記者來到餘熱發電廠,在亞泥公司電儀組楊健梅主任的帶領下,了解了整個餘熱發電過程。

 

參觀前,楊主任做了整體介紹,“我們整個餘熱發電過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用灼熱的廢氣加熱水産生水蒸汽,然後用蒸汽推動發電機發電”。

 

記者首先來到一排十多米高的白色鍋爐旁,雖然距離很遠,還是能感受到鍋爐傳過來的陣陣熱氣。楊主任指著鍋爐旁邊的一根白色的管子説:“這是我們水泥窯的排氣管道,廢氣是從這裡排出去的,這些廢氣的溫度是340攝氏度左右,蘊含著大量的熱能,白白排掉實在太可惜了。所以我們決定讓它拐個彎再走,把能留下的熱能留下!”説完,他走到鍋爐旁邊告訴記者,“這裡總共有四個鍋爐,它們跟一般的鍋爐是不一樣的,沒有燒煤的加熱裝置。它們的‘大肚子’裏面有大量的管道,管道裏面裝滿了水,灼熱的廢氣進入鍋爐裏面後把水加熱,産生出大量的蒸汽,我們就用這些蒸汽來推動發電機轉動發電”。他指著鍋爐旁邊的另一個排氣管道告訴記者,在鍋爐裏“拐個彎”了的廢氣排出的時候只有90多攝氏度,大量的熱能被留下。

 

   “這裡就開始餘熱發電的第二步了”。楊主任一邊走一邊來到一個巨大綠色的發電機旁邊“蒸汽從管道進入發電機的渦輪機,推動渦輪機轉動,從而産生電能。我們的發電機裝機容量是18500千瓦,平均發電功率為16000千瓦。”發電機轟轟地響著,為了避免噪音,楊主任便帶領記者來到在發電機旁邊的房間裏,這裡是整個餘熱發電廠的中心控制室,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仔細地盯著控制整個流程地顯示屏。楊主任介紹説:“我們在這裡可以隨時掌握鍋爐和發電機運作的情況。我們每日的發電量取決於廢氣量和廢氣的溫度,我們的年發電量12648萬KWH,相當於燃燒40噸標準煤的能量,年供電量為11424萬KWH。目前實際平均發電功率13500KW,截至6月9日已發電2736萬度。”

 

    看完兩處之後,楊主任告訴記者:“這相當於40萬噸標準煤的電能,建成後所要的發電成本是很低的,這個發電廠不論從經濟效益還是從環境效益的角度來看都是可觀的。我們常常説為社會創造效益、做貢獻,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情,來為社會創造具體的效益、做出具體的貢獻。餘熱發電原理比較簡單,但關鍵是想起來做並把它做好。”(九江市台辦)

主辦單位:九江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