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三國探源

三國文化遺産保護和三國文化研究工作逐步加強

三國文化遺産保護和三國文化研究工作逐步加強

2007-11-08 14:15:45

    改革開放以來,襄樊市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産的搶救和保護工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襄樊市積極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以此為契機,始終堅持貫徹“保護為主”的方針,正確處理保護與建設的關係,制定了《襄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促進了名城的保護和發展。九十年代初期,襄樊舉辦了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會議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第六屆年會,全面開展了市區內文物古建築搶救、修復及古城傳統風貌的保護工作,同時新建了一大批名城建設項目。

    為繼承和發揚三國文化,開發文化資源發展旅遊事業,襄樊市目前請了清華大學建築規劃設計院著手對古隆中、馬躍檀溪文化遺址公園、萬山(三國遺址)公園、鳳林關等景區、景點進行論證和規劃。市政府也將“荊州古治”納入規劃,正在著手建設以“荊州古治”為龍頭的三國文化街。

    襄樊市高度重視三國和諸葛亮文化的傳承和研究。1983年,在襄樊市的倡導下,成立了由四川成都、陜西漢中及襄樊組成的全國諸葛亮研究會。該研究會目前已發展到甘肅天水、山東臨沂、浙江蘭溪、河南南陽、陜西寶雞等10余個城市,召開年會及研討會14次,編輯出版論文集13部。襄樊承辦3次,出版論文集3部。通過理論研究,形成了近百人的研究隊伍。自1983年以來,出版三國及諸葛亮研究著作12部,發表論文500余篇。襄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發揮優勢收集整理、編輯出版了5部三國和諸葛亮的民間傳説集。襄樊市作家協會和戲曲家協會,創作拍攝了《諸葛亮》電視連續劇和部分小戲。襄樊市諸葛亮研究會和襄樊學院、襄樊市電信局共同開發了全國第一家《網上三國》網站。襄樊學院還成立了三國文化研究所,加強了研究力量。

    總之,數十年來,襄樊市從政府到理論、文化、文物保護工作者,始終不渝地對襄樊地區的三國文化資源及文化遺産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保護和發揚光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