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八師:http://www.shz.gov.cn/structure/zfb/zfbsy
農八師石河子市政府
建制沿革: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八師,含石河子市。農八師墾區原是古老的遊牧區。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少量兵屯開墾,以後召集民眾墾種,逐漸形成村落,後因戰亂,群眾大部分逃往它處,至解放前只有少量少數民族散居在此從事農牧業生産。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後改為新疆生産建設兵團)26師(後改為農八師)及25師(後改為農七師)一部,到此開荒生産。1958年,撤區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75年4月,生産建設兵團撤銷,同年6月成立石河子地區。197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石河子市。
地理氣候
地理位置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八師(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準噶爾盆地南緣,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即東徑84'58"-86'24",北緯43'26"-45'20"。自治區直轄市-石河子市位於墾區中部,南倚天山,東以瑪納斯河為界與瑪納斯縣為鄰,南、西、北三面與沙灣縣環接,行政區域460平方公里。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150公里,西距霍爾果斯口岸500公里。墾區地形由南向北依次為天山山區、山前丘陵區、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風成沙漠區,此地有“戈壁明珠”之稱。
氣候條件
農八師墾區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5℃-8.2℃,日照2318-2732小時,無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發量1000-1500毫米。墾區水資源較為豐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內有瑪納斯河、寧家河、金溝河、大南溝河、巴音溝河等五條河流,河水年徑流量15.3億立方米,地下水可採量3億立方米。土壤多係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質多係礫質土、沙質土、粘質土等。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
人 口
人口現狀
2006年,全師總人口64.24萬人,增長0.1%。總人口中,男性32.84萬人,佔總人口的51.1%;少數民族3.51萬人,佔總人口的5.5%。
人口增長
2006年人口出生率5.79‰,人口死亡率6.32‰,人口自然增長率-0.52‰。
就業人員
2006年,師社會勞動者人數22.89萬人,增長0.6%;在崗職工人數13.78萬人,下降1.5%。當年師市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再就業1.0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
勞動報酬
2006年,師市在崗職工平均貨幣工資14567元,增加2194元,增長17.7%;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037元,增加1090元,增長13.7%;農牧團場每人平均純收入5980元,增加674元,增長12.7%;石河子鄉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5715元,增加335元,增長6.2%。
師市概況
農八師區域總面積7529平方公里。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政企分設,部門合一的體制。八師管轄18個團場、2個河系管理處和160多家工交建商企業,其中預算內企業35家。石河子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和一鎮、一鄉。
經 濟
國內生産總值(GDP)
2006年,師市實現生産總值86.28億元,增長13.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6.94億元,增長13%;第二産業增加值29.07億元,增長18.3%;第三産業增加值30.27億元,增長10%。
農業産值和增長率
2006年,全師完成農業總産值54.72億元,增長16.5%。棉花總産27.81萬噸,增長19.1%;糧食作物總産15.91萬噸,減少6.6%;年末,全師大小牲畜存欄數88.86萬頭(只),增長9%。
工業産值和增長率
2006年,完成工業總産值81.37億元,增長38.8%。實現工業增加值24.82億元,增長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88億元。
固定資産投資
2006年,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産投資40.65億元,增長137%。第一産業4.93億元,下降36%;第二産業25.33億元,增長33.2%;第三産業10.39億元,增長12.12%。
科技與教育
科技
2006年,科技經費支出827萬元,佔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1.2%。年末墾區國有企事業單位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6萬人,平均每百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4人,全年申請專利66件。
教育
2006年,農八師有各類學校102所,普通學校在校生13.5萬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2.28萬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1.23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4.65萬人,小學在校生5.34萬人。擁有幼兒園66所,在幼兒園兒童1.31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33萬人。
文化衛生與體育
文化
2006年,全年共舉辦各種形式文化活動1161場(次),觀眾127萬人;成功承辦了兵團第六屆文藝匯演。電視覆蓋率95%,廣播覆蓋率92%。公共圖書館總藏書16.09萬冊,借閱圖書11萬人(次)。
衛生
2006年,全師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66個,醫院32所,其中,綜合醫院30所,中醫醫院1所,專科醫院1所,門診部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鄉鎮衛生院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個。有病床3925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758人,其中,職業醫師和職業助理醫師2064人。
主辦單位: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