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 王 鐸
發佈時間:2008-08-07 09:50:15
王鐸,1592年生,1652年逝世,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明天啟進士,累官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清,官至禮部尚書。卒謚文安。工真、行、草書,得力於鐘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于佈局。梁評其“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範鐘、王,亦能自出胸臆。”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於時風中另樹一幟。近世對日本國書風有極大影響。存世書跡較多,刻有《擬山園帖》、《瑯華館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傳。《王維五言詩卷》,書于崇楨十六年(1643),綾本,楷書、草書。凡32行,其中楷書13行,草書19行,每行字數不一。縱21釐米,橫165.5釐米。故宮博物院藏。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説是一流的。正書在王鐸作品中不多見,源於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詩卷前半部分,無論是字的大小、結體、字畫、字距,皆給人一種奇特的感受。詩卷後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鐸作品中則不乏見,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體欹正莫測,點畫錯綜複雜,線條枯實互應,故其成就被人給予很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