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歷史淵源

戰將陳康與滇南大捷

發佈時間:2008-08-15 13:44:07

  

        滇南戰役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然而,陳賡兵團第13軍第37師、第38師,在陳康副軍長指揮下,千里奔襲蒙自飛機場,斷敵空中逃路,並乘勝前進,協同兄弟部隊追殲破壞雲南起義未成後逃到滇南的湯堯兵團的英雄事跡,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裏。

  那要回溯到1950年1月15日淩晨,來自粵桂邊區的我第37師的英雄健兒們,經過兩千里的艱苦行軍,已經沿著滇南硯山附近一條崎嶇的林間小道,悄悄地摸進蒙自東部地區,距離蒙自縣城不到80華里。

  蒙自是滇南殘敵第8軍、26軍在滇南賴以進退的戰略樞紐,鐵路與公路縱橫交錯,進可以在10小時內乘火車直驅昆明,退可以在兩晝夜越過紅河從陸路逃出國境,進入當時還是法軍佔領的越南。敵軍還在蒙自城南風景如畫的平壩裏,修建了一個飛機場,作為空軍基地,許多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台灣運來。因此,對於敵人來説,失去蒙自就等於失去滇南,也等於失去蔣介石“反攻複國”的最後一塊陸上基地。對於我軍來説,攻取蒙自就可以掐住敵人的咽喉,關閉敵人的空中逃路,可以造成關門打狗之勢,殲滅蔣介石殘留在大陸上的最後兩個軍。

  陳賡司令員和軍前指陳康將軍先後發表急電,命令我37師火速拿下蒙自,佔領機場,封閉敵人空中逃路,爾後協同兄弟部隊殲敵于滇南。我師領導正想進一步了解蒙自的敵情,忽見偵察股長王尚勇前來報告:發現前面不遠的鳴鷲街有敵人一個警戒團,正在挖戰壕,修工事,架鹿砦。隱約可見陣地上設置有迫擊炮、輕重機槍。這是一個重要敵情,應該怎樣處理呢?當時,我們師的幾個領導同志就蹲在路旁的草地上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有兩種意見:一是打過去,消滅該敵。這樣較為穩當,但將拖延時間,又會過早驚動敵人;二是繞過去,直取蒙自。這樣,部隊就要離開大路,翻山越嶺,增大疲勞。我師領導將這兩種意見報告軍前指。久經戰陣的陳康當即拍板:同意繞過鳴鷲的方案。

  我軍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他們還以為是遊擊隊騷擾。機場上猛烈的搶聲打破蒙自的寂靜,正在沉睡的敵人從夢中驚起,倉皇應戰,組織反撲,很快就被我軍消滅。頓時,蒙自城內和機場上的敵人如同被火燒著的一窩馬蜂,狂奔亂逃。在機場上來不及起飛的飛機,一架被擊毀,—架被繳獲。經過六小時激戰,16日淩晨4時,110團全部佔領機場;6時佔領蒙自縣城。

  陳賡司令員命令我軍跟蹤追擊,窮追猛打,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陳康分析,當時的敵人已成驚弓之鳥,只有奪路逃生。他們的逃路可能有三條:一是經個舊、金平向越南方向;二是由建水經阿幫渡口、元陽向寮國方向;三是經元江、思茅向緬甸方向。對於敵人來説,向金平方向逃跑路程最近,而且26軍一部已逃向個舊及其以南地區,向元江、思茅方向逃跑,路程較遠,又有元江阻隔,困難較大。軍前指決心乘勝迅速攻佔個舊,斷敵經金平逃往越南的道路,迫敵捨近就遠,爭取時間,尋機予以各個殲滅。

  根據軍前指的命令,我們已經多日沒有得到休息的部隊又連夜出發了,有的戰士疲勞得—停下就倒在路旁鼾然睡去,有的甚至走著站著就睡著了。在“敵逃必追,追必到底,不殲不止”的口號鼓舞下,各級指戰員團結一致,互相鼓勵,戰勝饑餓,忍受疲勞,克服困難,依然迅猛追殲逃敵。

  17日拂曉,我37師主力逼近個舊城。110團猛打猛衝,將敵人壓縮在城內。吳效閔副師長立即以現有的四個營從城北、城西北、城東南三個方向進行圍攻。吳效閔將決心報告了軍前指,陳康當即同意,並指出敵人是潰兵,要大膽打,只要佔領個舊城,切斷敵人逃路就是勝利。我各路圍攻部隊奮勇前進,首先從城北突破,接著陸續進入市區,緊縮包圍,激戰到15時,我軍解放了聞名世界的錫都個舊,殲敵26軍兩千余人。經雞街迂迴個舊的我師一部,在雞街與敵遭遇,經過激戰,殲敵一部。與此同時,38軍114、151師也已經進至蠻耗、蠻板、鬥姆閣、卡房等地,殲滅下逃到那裏的敵人。

  37師解放個舊,佔領雞街後,沒有休息又繼續兼程前進向西追擊逃敵。18日15時,110團追至普雄西北山地,殲敵193師577團;109團追至倘甸,俘敵578團一部。19日拂曉,兩部會合於建水縣城。在我軍的窮追猛打下,敵第8軍副軍長兼第3師師長田中達在建水與個舊之間的安邊哨,率兩千余人向“邊縱”第10支隊投誠。

  我軍佔領個舊、蠻耗、阿幫渡口後,敵南逃無望,又轉向西逃。1月20日我偵察分隊報告,敵第8兵團部及第8軍?穴42、170師、教導師和第3師第9團?雪兩萬餘人,經寶秀分左右兩路向元江方向逃竄,一路上潰不成軍,到處遺棄槍炮、彈藥、騾馬和傷員,掉隊的軍官太太、少爺小姐,蹲在山道旁哭哭啼啼,叫苦連天。看來,敵人正在不顧一切的奔向元江。

  元江江寬水深,不能徒涉,渡口少而民船更少,大部隊不可能船渡,只能依靠通往滇南唯一的元江鐵索橋。因此,鐵索橋的爭奪,又成為敵我雙方爭奪戰役主動權的關鍵。可是,敵人尚有4個師番號的兩萬餘人。而我軍第一梯隊的四個團尚未到齊,現有兵力不足兩千人。如果以現有兵力立即直插元江橋,將會出現敵人兵力十倍于我的戰鬥場面,確有冒險因素。可是要等到一梯隊集中或軍主力到達,就會使敵人贏得時間,先我到達,加強橋頭防禦,掩護一部或大部,強行過橋逃跑。在這關鍵時刻,陳康經過深思熟慮,利害相權,覺得還是應該以快、以巧制敵于步步被動為上策。於是,陳康將上述情況報告陳賡司令員,陳賡十分滿意陳康的意見。時間寶貴,刻不容緩。陳康立即帶前指部分人員前往建水,靠前指揮。同時,命令37師以團或營為單位,大膽分路穿插,不準中途戀戰,不顧一切地搶佔元江橋東側的營盤山以及橋頭附近的無名高地,關死路人上橋通道,堵擊江東之敵。

  我們第一梯隊在進行中傳達了陳康的指示,部隊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饑餓和疲勞,繼續夜以繼日地猛追逃敵。22日拂曉,我109團進至營盤山附近。追上敵第8軍右路後衛部隊。當時,我若立即開火,敵人勢必依託營盤山阻止我軍追擊,掩護其主力逃跑,如果繞道迂迴到敵人前頭堵擊,又怕大山阻攔耽誤時間。在這緊急情況下,109團團長顧永武命令2營副營長秦三須利用拂曉前短暫的夜暗,大膽機智帶領一個連偽裝成敵人,穿行在敵人的行軍隊列中,趕到敵人前面,控制了營盤山制高點,並將敵軍截為兩段。在突然襲擊下,後面的一部迅速被我消滅。前面的一部,不敢沿路逃跑,滾溝鑽林,潰散潛逃。逃到元江鐵索橋附近的敵人又遭到我“邊縱”西進支隊側擊和盧漢起義部隊的阻擊。僥倖穿過元江鐵索橋的第8軍右縱隊前衛170師和教導師一部,竟不顧他們自己的後續部隊和左縱隊,也不顧他們的副總司令湯堯和新任軍長曹天戈,慌慌張張地炸毀了元江鐵索橋。這就使逃抵江東的敵人更加慌亂。

  經過三天激戰,湯堯殘軍陷入絕境,兵無鬥志,將無決策。而我軍則士氣高昂,全勝在握,決心全殲敵軍。陳賡見戰機成熟,遂令陳康、周學義、雷起雲,統一指揮已趕到元江戰區的各支部隊,對逃至元江東岸二塘山之敵發起最後總攻。109團由東南、110團由東、114團由北、邊縱西進支隊一部和起義部隊一部由西,宛如四把尖刀,直插敵人縱深,戰鬥異常激烈。在連日的戰鬥中,我多數部隊一日或兩日僅吃一餐飯,而且以馬肉充饑,但指戰員們依然保持著高昂鬥志,連續擊退敵人反撲,頑強戰鬥。109團2營創造了一個班殲敵8百人的範例;110團團長傅一宗親自指揮1營冒著敵人三面火網的封鎖連續衝擊。2連衝進一條荊棘叢生的深谷,活捉了敵第8兵團副司令兼第8軍軍長曹天戈,l連8個戰士在戰鬥英雄郝正富率領下連續越過五個山包,在一個草深沒膝的山洼裏捉住了敵陸軍副總司令湯堯。元江之戰,僅敵170師和教導師一部逃脫,其餘敵第8兵團部、第8軍軍部、第42師、教導師一部、3師第9團全部就殲,計斃敵42師師長石建中以下一千五百餘人,俘敵陸軍副總司令湯堯以下將校官兵一萬餘人。

  元江大捷後,僥倖逃過元江的敵170師和教導師、93師殘部共約五千余人,在我軍窮追猛打下,一部在墨江官廳投降,一部在鎮沅圈田街投誠,一部在西雙版納南嶠被殲,只有一千余人逃到緬北叢林中去當土匪了。至此,滇南戰役勝利結束。(何雲峰/口述 王永春/整理)


新昆明網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