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旅遊概覽
“鑽石般晶瑩、火焰般活力、田園般美麗”,這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鶴壁。
鶴壁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總面積 2182平方公里,總人口140余萬,轄浚縣、淇縣、山城區、鶴山區、淇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鶴壁交通發達,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縱穿南北,鶴濮高速、壺臺公路橫貫東西,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
鶴壁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歷史上曾有三朝帝王在此定都。鶴壁山川秀美,人傑地靈,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獨具特色:風景如畫的淇河,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朝歌古城──淇縣,大伾山、雲夢山、五岩山,無不展示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獨特魅力。
淇河是一條“詩河”、“史河”、“生態河”,被譽為“北方漓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 39篇描寫淇河的優美風光和兩岸的風土人情,“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便是淇河旖旎風光的真實寫照。淇河天然太極圖氣勢宏偉,是周文王演繹八卦之地,被稱為“太極之源”。大唐藥王孫思邈、一代文豪羅貫中曾隱居於此。浚縣古稱黎陽,境內大伾山平地突兀,融儒、釋、道文化于一體,文物古跡薈萃,享有“登大伾如臨東嶽”之美譽。高22.29米、開鑿于1600年前的北魏大石佛,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淇縣古稱朝歌, 曾為殷末四代帝都、衛國國都,封神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淇園為華夏第一皇家園林。雲夢山雲蒸霞蔚,峰巒疊嶂,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軍事家鬼穀子王禪曾在此授徒講學,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門下,是“中華第一古軍校”,被稱為“戰國軍庠”。五岩山,是大唐藥王孫思邈採藥、煉丹、隱居、著書處,藥王洞全長5000余米,分上中下三層,有“太行第一洞”之稱,洞內彩石斑駁,鐘乳突兀,千姿百態,光怪陸離;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魏石窟,雕刻刀法雄偉蒼勁,精美絕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為鶴壁發展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鶴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將旅遊業確定為帶動鶴壁經濟發展的龍頭之一,全力構築大旅遊、大市場、大發展的格局,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支柱産業。近年來,我們實施旅遊帶動戰略,大力發展旅遊經濟,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旅遊飯店、旅行社等旅遊服務機構不斷擴張,服務水準不斷提高,旅遊商品生産規模不斷擴大,旅遊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