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省情介紹

黑龍江省國民經濟概況

發佈時間:2008-12-30 11:05:56

 

工業基本情況

    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黑龍江省發展成為以煤炭、石油、木材為重點的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全省全部國有和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規模的非國有工業企業有2500戶,其中大中型企業589戶。2001年同1952年相比,工業總産值增長了78倍,年均增長9.5%,累計向國家提供石油16.5億噸,佔全國産量的50.1%,向國家提供木材6.3億立方米,佔全國産量的40.3%;提供原煤20.5億噸,佔全國産量的8.3%,此外,還向國家提供佔全國産量1/2以上的鐵路貨車和1/3以上的大重型機械和電站成套設備。

農業基本情況

    黑龍江省土質肥沃,地勢平坦,耕地連片,水源充足,具有發展農業生産的良好自然條件。全省耕地面積960.1萬公頃,是全國耕地最多的省份,每人平均佔有耕地7.7畝。黑龍江省國營農場最多,103個大型國營農場擁有耕地206.8萬公頃,佔全省的21.5%,佔全國國營農場的4.3%。黑龍江省是推行農業機械化較早、機械化作業水準較高的省份,至2001年底,全省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648.3萬千瓦,平均每一農村勞動力1.8千瓦。糧食總産量2651.7萬噸, 其中豆類産量537.5萬噸。

黑龍江省2010年遠景目標:

——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間,全省國內生産總值實現新的倍增,達到3,240億元~3,660億元,年均增長7.2%;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7,690元~8,680元。

——産業結構實現高級化。三次産業的比重調整到11:50:39或10:50:40。

——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部分領域科學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全省總人口控制在4,234萬人以內。

——人民生活達到九十年代初中等發達國家水準。文化、旅遊、體育、娛樂設施完善,衛生保健體系健全。

“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預期是:

——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10%。其中,一、二、三産業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4%~5%、9%~10%、11%~12%。到2005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500美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産投資率為30%。科技進步貢獻率45%。

——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農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城鎮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1平方米,農村每人平均居住面積達到22平方米,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40%。

——三次産業結構由2000年的10.9:58.6:30.5,調整到8:58:34。加工産業和服務業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五年累計增加城鎮就業250萬人。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大中城市市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設施進一步改善。建成規範的全省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化水準達到58%,轉移農業人口150萬人。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控制。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電話:0451-53642022 郵箱:hljstb@126.com

地址:哈爾濱市果戈裏大街3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