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溪沿岸風光明媚,有些風景卻隱藏在鄉間小路裏。自從大溪到三坑沿河的自行車道打通後,腳踏車可以一路從大溪的武嶺橋下直達三坑老街,不必再繞經大馬路與車爭道。更可以沿途欣賞美麗動人的田園風情,即使是冬天造訪,這裡也會帶來一陣陣令人驚呼的壯麗色彩。
大漢溪曠野風情
十二月的大漢溪畔吹著寒風,但卻是個陽光普照的日子。單車從武嶺橋下的大溪河濱公園出發時,先登上一旁的堤防,看看溪床與遠遠佇立的大溪橋,冬天裏充滿著曠野風情。而自行車道就在堤防外側的河床灘地上,蜿蜒在綠地中,水泥鋪成的單車小道,會帶著我們一路走向三坑老街。一直到大溪橋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公里左右,但是人少車稀,反而是很好的沈思慢遊路線。當前有幾棵被修剪過後的苦楝樹,映襯著藍天白雲與遠方畫著弧線而過的大溪橋,仿佛是一幅沉寂的畫作。
蜿蜒田間小路的自行車道

單車漫遊整齊畫一的韭菜田間。(攝影/茶花小屋)
過了大溪橋停車場,單車沿著堤防前進,坎津大橋就在不遠處了。由堤外欣賞預力造形的橋柱,加上河床地貌與車道位置變換,一直到橋下都會有不同的景色陪伴。當單車走過坎津大橋下方涵洞後,一連串的冬季田間景色加上冷冷河風,農閒時分的況味充滿在空氣中。連續幾公里路程幾乎都是在田間小路裏漫遊,廣大的稻田交錯著收割後景觀與結滿稻穗的金黃稻浪,讓人就像是走在小學課本的情境裏。冬天輪作韭菜,一行行整齊畫一的菜田,帶著翠綠般的色彩在小路旁縱橫交錯,北台灣要看到如此大面積的韭菜田,背景有遠山路邊有小溪,應該就屬這條自行車道能另人心醉了。

美麗的韭菜花開在自行車道邊。(攝影/茶花小屋)
涉水自行車道
途中有一個高點,視野開闊,附近的田園野地盡收眼底,當前正好有一大片稻穗在冬風中翻浪,往遠方鳥瞰不得不讚嘆腳下景致美麗動人。越過短短的小陡坡,是一段獨一無二的涉水車道,單車輾過小溪後又得爬過小坡回到正常車道上,顯得趣味十足。冬日裏芒草與象草隨風擺蕩,穿越這些芒草叢後便來到三坑子附近。

稻穗風中翻浪的壯麗景色。(攝影/茶花小屋)
三坑子風情

三坑老街永福宮前,懷舊嘗美食。(攝影/茶花小屋)
三坑自然公園與三坑老街都值得一遊,不過要到三坑老街,得先爬上一公里左右的緩坡。騎不上去用牽車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路上車少風景怡人。流完汗後來到老街巷弄間,正好嘗嘗道地的客家美食,體驗在地的歷史與風俗文化。
自行車路線整理
武嶺橋下大溪河濱公園→越過堤防至堤外→沿大漢溪畔自行車道→武嶺橋下→大溪橋下→大溪橋停車場→沿堤邊自行車道→津大橋下→鄉間小路自行車道→三坑子出口→右轉上坡→三坑老街→老街底永福宮→原路回程→武嶺橋下大溪河濱公園
路線難度:★☆☆☆☆ 輕鬆(有短坡與緩坡)
統計
出發:上午10:15/終點12:25
費時:共2小時10分
騎乘時數:1小時25分
平均時速:13.9km/h
最大時速:37.9km/h
單車總里程:19.7公里
沿途景點
●大漢溪河濱自行車道、田間小路自行車道、三坑鐵馬道
●大溪河濱公園、河岸景觀
●大溪橋、津橋景觀
●沿途稻田風情、韭菜田風情
●三坑老街周邊景點、三坑子
重點提醒
●越橋及越堤部份:無。
●爬坡部份:
1. 自行車道三坑子出口至三坑老街,約有一公里的緩上坡。
2. 涉水車道前有一小陡坡。
●補給點:大溪橋附近、三坑老街,相距約8公里。
●4+2汽車停車點:
1. 大溪橋下停車場要付費。
2. 建議停放于武嶺橋下,武嶺橋左岸,轉桃60大鶯路往鶯歌方向約200公尺,右轉可進入大溪河濱公園免費停車場。
●三坑老街有單車租借店家。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