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民族文化

東巴象形文與東巴經

發佈時間:2009-04-01 10:19:11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後來發明瞭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成為東巴文經典。由於東巴掌握這種文字,故稱東巴文。

    隨著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在明末清初,麗江的一些東巴,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納西族創造了兩種古文字,而且至今還使用著這兩種古文字,這在世界文字發展史上的確是個奇跡。

    東巴文被稱之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東巴經是古代納西族東巴祭司用東巴文和格巴文書寫的數以萬計的東巴經書,這些經書是記錄了古代納西族先民的語言、文字、社會、歷史、經濟、天文、曆法、地理、神話、宗教、哲學、詩歌、音樂、舞蹈、繪畫、美術等內容的文化寶庫。

    在眾多的東巴經典中,《創世紀》、《黑白之戰》、《魯般魯饒》,被稱為納西族東巴經文學中最優秀的代表性作品。東巴經中的神話傳説故事,是納西族東巴經文字中最有藝術魅力的作品。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