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路軍民總管府舊址
發佈時間:2009-07-06 15:37:45
姚安路軍民總管府舊址,又稱“高讓公故里”,俗稱“高土司衙門”,在今光祿鎮。據文獻記載,高氏自蜀漢始祖高翔隨武侯入滇,溝通內地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功績卓著,自二十世高義和受南詔弄棟軍演習,世居光祿,歷唐、宋、元、明、清各代世有封地。元世祖至元十二年(西元1275年),改置姚州,隸屬於大理路。元文宗天歷元年(西元1328年),升姚州為姚安路軍民總管,置姚安路軍民總管府于光祿。高氏襲職受州路兩世職,故稱“高土司衙門”。西元1094年,宋代大理國段正明禪位為僧,高升泰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西元1096年高升泰卒,遺命其子高泰明還政段氏,高泰明擁段正明之弟段正淳為王,改稱後理國。則稱高升泰為國讓公,稱該地為“高讓公故里”。姚安路軍民總管府舊址建築系三重堂古代宮殿式結構,正堂五間、進深四間,過廳五間、進深四間,門廳七間、進深四間。正堂過廳兩側有兩廂,使整個建築成為兩個四合五天井,緊緊相連,成為一個整體。過廳前面有戲臺樓一座,面闊七間,臺口向內,其外有一廣場,正中有一石牌坊,橫額為“高讓公故里”,兩柱有聯:“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2005年8月23日,被公佈為第二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姚安縣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