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走遍台灣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

發佈時間:2009-07-31 09:02:54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簡介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位於台灣嘉義縣水上鄉下寮村鴿溪寮,距離嘉義市市區僅有4公里,包含北回歸線園區、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和北回歸線太陽館等區域,總面積約為3.1公里,原本這裡僅有一座北回歸線紀念碑,建於清朝光緒34年其歷史相當悠久,以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在1964年嘉南大地震後經歷5次的修建,目前共有6座北回歸線地標,目前矗立的是第6代地標已成為北回歸線太陽館。

北回歸線的地理意義

    北回歸線意指太陽在北半球直射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大約在北緯23.5度事黃赤交角,每年夏至是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緯度最大的時候,即北半球最熱的時節,同樣在南半球也有一條南回歸線,其地理天文意義是一樣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熱帶和溫帶的界線,他的位置是在北緯23.5度正負一度的範圍內變化,目前北回歸線的位置定為23度26分21.448秒,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除了有台灣以外,還有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緬甸、印度、埃及、西撒哈拉、巴哈馬和墨西哥等等共十幾個國家。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園區介紹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規劃十分完善,包含入口太陽廣場、九大行星戲水區、時光軌跡和綠色隧道、星座區、古天文步道、古天文區、北回歸線太陽館、北回意象標線和歷代標展示區等10大展覽區域;古天文區設有窺陽管與八字形日晷等古代天文知識儀器,民眾可利用窺陽管運用立竿見影的科學原理看到太陽的位置,而八字形日晷利用影射的位置了解目前的時間,是讓民眾了解昔日古人了解時間的方法;九大行星戲水區利用行星縮小比例的模型並展出其資訊,讓民眾了解九大行星,旁邊的打水泵更是小朋友的最愛;北回意象標線以省道為界線兩邊分別種植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完整呈現北回歸線的天文地理象徵;歷代標展示區展出從第一代至第五代的紀念性標誌,與現在的第六代地標太陽館相互呼應,讓民眾見證北回歸線地標的歷史發展。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太陽館

    嘉義縣水上鄉的首座北回歸線地標是全世界為北回歸線設立的紀念標誌塔,目前第六代的北回歸線地標已成為太陽館,太空梭的建築外觀十分具有現代感,建築內部則以天文星象為主題作展覽;北回歸線太陽館共有5層樓,1樓是天文教育中心,讓民眾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識,2樓至3樓則是天文教室,5樓為太陽主題展覽區域,乙太陽為展覽主題對於宇宙有更多的介紹,還設有觀景臺和遠眺區,民眾可以在此欣賞到北回歸線天文廣場的優美景色喔!(雲南網)

雲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