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地方特産

江西渝州繡坊

發佈時間:2010-05-04 13:12:47

    渝州繡坊地處“中國夏布之鄉”的江西新餘市內,經營和生産總面積約480平米,固定資産500萬元,是一家專業從事夏布手工刺繡藝術的企業。企業本著傳承民間文化,創新刺繡藝術的精神,結合新餘本土文化,先後開發了傅抱石系列、天工開物系列、仙女湖風光系列夏布刺繡藝術品。

  企業産品先後榮獲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節精品博覽會一、二、三等獎。

  中國(江西)紅色旅遊博覽會暨工藝美術設計(創作)大賽金、銀獎。

  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美術作品獎。夏布刺繡引起了專家及業界的廣泛關注,被專家譽為“中國夏布第一繡”。

  企業獨創的夏布刺繡成功申請了多項國家專利,註冊了“夏繡”、“巧妹”二項國家商標,擁有自主的智慧財産權。夏繡屬“新餘創造”,彰顯“江西特色”具有“世界價值”,“夏繡”傳播了新餘的抱石文化、天工文化、夏布文化和仙文化,産品通過多渠道走遍全國、走向世界,“夏繡”成為人們追求返璞歸真、崇尚藝術的象徵和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品牌。

   江西渝州繡坊

    渝州繡紡有限公司是由原來鋼絲廠下崗女工張小紅創辦起來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街道小作坊,卻是一個以弘揚地方夏布刺繡為特色的準文化産業的企業。公司有40名員工(其中多數是下崗女工),3名管理人員,企業生産號稱“夏布第一繡”的富有濃厚地方文化特色的繡品。公司總經理張小紅十分重視加強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專門指定副總經理、高級技師李桂林同志負責抓企業的文化與品牌建設工作,以企業文化凝聚幹部員工的智慧和人心,以品牌優勢決勝於市場。08年公司實現銷售額達140萬元,文化品牌産品佔有率達100%。

    08年來,渝州繡紡有限公司由於自身産業的特點和發展要求,非常重視企業文化與品牌的培育,以提升企業員工素質、軟實力和競爭力。一是注重搞好教育培訓。今年7月份公司聘請江西省博物館專門從事民間刺繡藝術的黃明延研究員給員工授課,他在肯定夏繡作為江西省的一個繡種並富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勾勒出將夏繡這份文化遺産發揚光大的光明前景,並現場指導刺繡藝術,使幹部員工受到鼓舞,獲益匪淺。二是重視員工崗位培訓。開展師傅帶徒弟式的學、比、趕、幫活動,使初上崗員工很快進入角色,掌握了刺繡技術,員工每繡出一幅作品後,都要進行集體點評,指出優點和缺失,互幫互學互評,使人耳目一新,從而提高員工技藝和繡品的品質。三是派人外出考察學習。5月份張小紅總經理參加了由省文化廳、群藝館在南昌市梅園區舉辦的民間文化藝術家作品展,10月份參加中國文聯在北京舉辦的首屆全國集美文化藝術作品展。通過作品展出及同行交流學習,使創新理念昇華,經驗不斷豐富。四是積極參加市中小企業局組織的文化與品牌建設的各項活動。5月份參加全市首屆中小企業書法攝影展,8月份參加首屆中小企業六項文化産品評選活動,都取得了好的成績。五是組織企業員工到廬山采風。活躍了職工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凝聚力。六是參加公益捐贈活動。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5000多元人民幣,企業員工每人平均捐贈100元以上。作為公司員工原來多數來自下崗職工的群體,受到政府肯定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渝州繡紡公司加強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公司總經理張小紅獲得江西省十一屆人大代表,並被中國民間藝術節組委會評選為優秀民間藝人;被江西省文化廳、人事廳授予江西省民間藝術家等榮譽稱號;企業獲准為新餘市旅遊定點單位、放心消費巾幗示範店;公司“夏布第一繡”系列産品有4幅獲得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精品展一、二、三等獎,現場刺繡表演獲優秀獎,《麗人行》等4幅夏布刺繡作品陳列收藏在中國刺繡藝術館。

主辦單位:新餘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