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政策法規

關於扶持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工作意見

發佈時間:2010-05-21 16:35:48

縣、區委,縣、區人民政府,區管委會,市委各部門,市直各單位,駐市中央、省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增強各級各部門支援工業企業發展的工作合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鼓勵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一批對決戰工業500億帶動力強、支撐作用明顯的優強企業,促進我市經濟社會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特製定以下工作意見。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支援重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扶優扶強戰略不動搖,創立了一批具有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優質産品,涌現了一批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對拉動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全市28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共實現産品銷售收入199.97億元,佔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83.8%,為決戰工業500億做出了重大貢獻,已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培育一批産能上規模、效益上臺階的優強企業,對於進一步做大工業經濟總量、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壯大國民經濟整體實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為加速培植壯大一批推動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大企業、大集團,市決戰工業500億工程領導小組依據各責任板塊制訂的企業發展規劃,篩選了61家企業列入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具體名單和發展規劃安排見附件),決定對重點企業實施重點扶持和調度,力爭經過2年努力,形成一批銷售收入過1億元、3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優強企業群,打造一支決戰工業500億的生力軍。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真抓實幹,把支援扶助重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提升工業化進程的主要切入點,採取有力措施,提高服務水準,強化工作落實,積極為重點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發展環境。

  二、加強重點工業企業經濟運作調控,確保生産要素有效供給

  加強監測分析,準確把握重點工業企業運作動態。突出抓好重點工業企業運作動態分析,做到月度有例行分析,季度有綜合分析,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針對突出矛盾和苗頭性問題,快速反映,立足“短平快”提出解決對策,落實解決措施。建立重點工業企業生産要素供給情況報告制度,採取召開現場辦公會、工作調度會等形式,及時協調解決重點工業企業在電力能源、交通運輸、工業用地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繼續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優先保障重點工業企業用電,確保電力資源向重點工業企業重點傾斜。建立貨運大戶鐵路運輸月度統計報告制和定期走訪制,加強日常運輸工作協調,對重點工業企業物資鐵路運輸實行“三優先”原則,優先批計劃、優先核準車、優先裝卸車。在用地規劃上,對重點工業企業予以傾斜,對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有關職能部門要為企業代辦相關用地報批手續,保證項目建設用地。

  三、加大重點工業企業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增強工業發展後勁

  加強重點工業企業項目建設的日常調度和協調。建立重點工業企業項目推進通報制度,編發專刊,每月通報企業項目推進情況。市決戰工業500億工程領導小組原則上每季召開一次重點工業項目協調會,全面掌握項目建設的動態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對重大項目,市委、市政府將成立由市領導&&,有關部門參加的項目協調服務小組,高效率、快節奏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各級各部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項目落戶、開工、竣工等各個環節的跟進服務工作,要經常深入企業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在要素配置等方面優先保證重點項目建設。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為重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爭取省級財政貼息支援,幫助企業爭取國債項目,幫助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爭取國家、省裏的政策和資金扶助。各級環保部門對重點工業企業的環保治理項目,要優先予以立項,收取的排污費要優先用於環保治理項目的補助和貸款貼息。

  四、開展市直單位對口幫助扶持企業發展活動,不斷提高服務企業工作水準

  進一步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整合部門力量。對列入重點扶持調度的企業,組織市直單位對其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市直單位要把對口幫扶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對口幫扶企業發展工作組,由一把手擔任組長,明確一名副職具體負責,並選派綜合素質高的幹部共同抓好對口聯繫幫扶工作,確保人員、時間、精力三到位。紮實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務求取得工作實效。對口幫扶企業發展工作組要建立責任制,實行“四定一包”:即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間、定責任、包見效,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倒逼進度,獎罰分明。加強工作督導和考核,確保對口幫扶活動有序推進。制定出臺對口幫扶企業督查考核工作制度,加大工作督導力度,推動對口幫扶企業聯繫服務工作走向規範化、制度化、長效化的軌道。

  五、進一步拓寬重點工業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瓶頸”

  建立重點工業企業融資需求資訊庫,繼續執行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向省、市兩級金融機構推介工業項目,提高企業融資效率。組織召開全市銀企協作簽約會,市政銀企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會同各金融機構,對簽約項目資金落實情況實行每季一調度。邀請省、市兩級金融機構實地考察我市重點工業企業生産經營和項目建設情況,開展銀行和企業資金供需對接活動。各金融機構要把重點工業企業列入信貸支援重點,簡化信貸手續,擴大授信額度,並視企業信用情況給予發放信用貸款和利率優惠。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股、控股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加大財政資金對擔保中心資本金的注入力度,不斷擴大基金規模,提高融資擔保能力。信用擔保機構,要優先為重點工業企業提供信用擔保。鼓勵重點工業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對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政府給予企業經營者適當獎勵。

  六、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助推重點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工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對新辦工業企業和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各種規費收取情況,對中小企業首次辦理融資手續和發生轉貸業務相關評估費收取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督促有關部門落實相關優惠政策。落實新上工業項目一律享受工業園區同等待遇政策, 落實“退城進郊”工業項目土地出讓金全額返還企業用於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有關部門要積極組織企業家外培、座談、聯誼、考察等活動,促進企業家個人素質的相互益補,提高企業家創新能力。要積極創造條件,優先為重點工業企業員工開展職業教育和專業技能免費培訓。對涉及重點工業企業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要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一律按各種規費的下限標準收費。鼓勵重點工業企業參加各類展銷會、洽談會、博覽會,政府對參展企業的攤位費給予一定的補助。

  七、進一步創新親企安商工作機制,為重點工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全面推行涉企收費“兩證一票一卡”工作制度,嚴格規範涉企收費行為。切實貫徹落實《江西省企業負擔監督管理條例》,設立新餘市企業負擔監督舉報電話,開展對重點工業企業治亂減負專項檢查,對涉及企業的各種收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凡國家、省、市規定以外的各種收費項目和未列入收費卡的項目,企業有權拒絕。出臺控制和規範對重點工業企業進行經濟檢查的有關規定,維護企業正常生産秩序。行政機關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應遵循統籌安排、注重效率、保證品質、避免重復的原則,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企業的日常工作檢查,每年原則上不得超過一次;對企業進行經濟檢查應當事先制定檢查計劃,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不得擅自對企業進行檢查。建立重點工業企業“創業綠卡”制度,為企業發展設立防護墻。在非特殊情況下,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干涉持卡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不準對持卡人的人身、車輛、住宿點進行檢查;不準擅自傳訊、關押持卡人;不準擾亂企業正常生産秩序。

主辦單位:新餘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