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
滑雪教練帶領新手入門 在滑雪新手聚集的初級道上,總能看見這樣似曾相識的一幕:一個人在雪道上摔倒後拼命掙扎著想站起來,無奈雙腳被長長的雪板束縛著,怎麼也用不上力氣。同伴自告奮勇來幫忙,“來!我扶你一把,用不著摘掉滑雪板!”一邊説著,一邊伸手相助,可結果卻是兩人跌跌撞撞,再次摔倒…… “其實,在雪道上摔倒後,大家需要做的只是摘掉雪板,在與雪道垂直的方向上放好、重新穿上,在雪杖的支撐下逐漸調整好方向,再次開始滑行就可以了。不過,很多人連這入門的第一課都沒有學好,吃了很多皮肉之苦不説,滑雪技術的提高也受到影響。”北京南山滑雪學校副校長劉延峰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滑雪已經成為大眾冬季休閒娛樂的重點項目,但是運動特點決定了滑雪還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建議初學者最好由專業滑雪教練“領進門”,在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和技術要領之後再“獨自修行”。 滑雪也要有“風險意識”能夠在雪道上酣暢淋漓地體會飛翔的快感,不是僅憑勇氣和體力就可以做到的,相對於其他休閒運動項目而言,滑雪屬於不折不扣的“技術派”。滑雪技術不只是動作漂亮與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關係到滑雪者的人身安全,而且也有利於日後滑雪技術的進一步提高。 “對於剛剛接觸滑雪的初學者來説,很多常見的運動損傷都是由於‘速度’造成的。技術生疏,速度一起來造成心裏緊張,更容易出危險。”北京南山滑雪學校教務長、專業滑雪教練李維總結了初學者常見的4類滑雪“易受傷”。首先,因為滑雪者速度失控,在雪道上停不下來而撞上別人導致的身體暴露部位的擦傷,比如臉部;其次是滑雪者沒有適應較長的雪板,在行進或摔倒的過程中易造成膝、踝等關節扭傷;第三,滑雪者在摔倒時身體向後坐,下意識地用手去撐地,造成手腕戳傷、肩關節脫臼、尾椎骨受傷等;第四,由於雪道起伏,滑雪者在過坑或山包時身體失去控制,上身在後腿在前坐在地上,導致的腰部扭傷等。仔細分析起來,這些初學者的“易受傷”中,很多是能夠通過掌握基本技術來避免的。據了解,目前京城各大滑雪場都不同規模地配備有專業滑雪教練,為滑雪愛好者提供普及和提高等不同層次的滑雪教學服務。據劉延峰副校長介紹,週六到南山滑雪場滑雪的能達到3000多人,春節期間的高峰時段達到6000多人。目前,南山滑雪場共有教練87位,春節的初三到初六、週末10點到12點這些高峰時段中,經常出現教練迴圈不開的情況,“就算增加到100名,教練資源還是不夠用。” 初學者更應聘請教練“即便這樣,和滑雪者總數相比,聘請教練的愛好者畢竟還是佔很少一部分。”劉延峰副校長分析説,有些人是已經掌握的基本的滑雪技術,“脫離”了普及的群體,但更多人要麼覺得請教練費用太貴,要麼認為滑雪就是玩嘛,請教練太專業了,沒有必要。 那麼,初入滑雪場的愛好者,究竟可以得到教練的哪些指導呢? 首先是能夠保證滑雪者基本安全的技術動作,包括如何正確掌握摔倒、減速、剎車、穿脫雪板等技術。在滑雪場上,跟頭也不是隨便摔的,如果感覺失去平衡要摔倒了,應迅速扔掉雪杖,初學者切記不要把雪杖上的環帶係在手腕上,雙手環抱在胸前,以防止下意識用手撐地,用臀部向側面摔倒。一定不要用向後坐的方法來剎車,因為這樣雪板仍然會沿雪道繼續前行,而“板帶人走”是非常危險的。其次是為日後技術提高打下基礎的規範動作。劉延峰副校長舉例説,剎車時很多人都習慣重心後坐,像坐個板凳一樣用板尾去滑,而正確的姿勢是含胸、收腹、提臀,重心向前,小腿跪在雪鞋上,用雪板前側去滑。很多人即使滑得已經很熟練了,但姿勢看上去總是很彆扭,這就是最初入門時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而以後再糾正起來就很困難了。 第三,從教練那裏還可以學到一些更新的滑雪技術。例如,現在的滑雪板都是兩頭大,中間細,而以前的則是前後一樣寬,器材的更新會導致技術隨之變化,拿平行式轉彎來説,以前的動作要領是兩隻腳交替抬起,而現在的新技術已經是兩隻雪板都不離開雪地,靠膝蓋的力量壓雪板。 目前,國內滑雪場聘請教練的費用按時間和人數不同劃定,每人每小時不超過100元,在國外雪場中滑雪教練都是私人教練性質的,每小時費用都在千元人民幣以上,許多嚮往到歐洲滑雪的“發燒友”都選擇“國內練技術、國外滑感覺”這樣更為經濟的滑雪方式。“初學滑雪的人應該聘請教練”,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一般的叫賣。即使不聘請教練,但至少也要掌握上述那些基本安全技術,這樣才能安全輕鬆地享受滑雪樂趣。
|
主辦單位: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路資訊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