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紙大事記
●唐朝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中有“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此為“宣紙”首次作為一個紙張名詞出現。
●西元1229年,小嶺曹氏祖先曹大三率族遷居小嶺“以紙業為生計”。小嶺成為中國宣紙的發源地。
●明朝初年,極品宣紙“露皇宣”創制。
●宣德年間(1426-1435年),出現了皇室監製的宣紙加工紙——陳清款宣紙,標誌著宣紙工藝已臻成熟。
●清朝初年,宣紙分為“棉料”、“凈料”、“皮料”三大類,其中又分為單宣、夾貢宣、羅紋宣等20多個品種。
●17世紀,特種凈皮宣紙“白鹿宣”問世。
●清康乾時期,宣紙發展迎來第一個鼎盛時期,共有紙棚40余家,紙槽160余簾,並誕生了“白鹿”、“雞球”等老字號品牌。
●1911年,涇縣“鴻記”宣紙在南洋國際勸業會上獲“超等文憑獎”。
●1915年,“桃記”宣紙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1935年,汪六吉所産宣紙獲英國倫敦博覽會金質獎章。
●1923年,涇縣籍著名學者胡樸安著《宣紙説》,開宣紙歷史研究先河。
●1921年-1937年宣紙迎來第二個鼎盛時期,宣紙生産遍及小嶺九嶺十三坑,共有紙棚44家,紙槽100余簾,年産宣紙700余噸。
●1951年10月初,“涇縣宣紙聯營處”開業,其封刀印的上部,蓋有一顆“紅五角星”,“紅星”標誌在宣紙業問世。
●1954年,涇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公私合營涇縣宣紙廠”。
●1966年,“公私合營涇縣宣紙廠”更名為“安徽省涇縣宣紙廠”。
●1978年-1992年,宣紙發展的第三個鼎盛時期,宣紙廠家大增,産品擴展到150余種。
●1979年、1984年、1989年涇縣“紅星”宣紙榮獲國家品質金獎。
●1992年,以“國營安徽省涇縣宣紙廠”為核心組建成立“中國宣紙集團公司”。
●1993年,涇縣縣委、縣政府舉辦首屆“涇縣國際宣紙藝術節”。
●1996年,由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獨家發起,成立了安徽紅星宣紙股份有限公司,並成功上市。
●2001年5月21日,江澤民視察宣紙廠並題詞。
●2002年,宣紙被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産地域産品。
●2004年9月5日,宣城市被授予“中國文房四寶之鄉”稱號。
●2004年,中國宣紙集團公司完成改制。
●2005年11月28日,涇縣中國宣紙協會成立。
●2006年6月,宣紙傳統生産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宣城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