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建設鄭汴新區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中原城市群戰略,整合區域資源、優化産業佈局、推進體制創新、發揮規模優勢,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鄭州新區是鄭汴新區的主要空間區域和發展重心。鄭州新區西起中州大道,東至中牟縣東邊界,南至鄭州航空港區,北至黃河大堤,包括鄭東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牟産業園區、鄭州航空港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和中牟縣等“五區一縣”,面積約1840平方公里,佔鄭汴新區總面積的87%。鄭州新區功能定位於:中原城市群“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科學發展先導示範區,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物流中心,區域服務中心,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著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先導示範區、現代産業集聚區、現代複合型新區、對外開放示範區、環境優美宜居區和區域服務中心。規劃到2020年,城市功能區建設用地控制在33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達到330萬人左右。
河南省編委于2009年6月19日正式批復中共鄭州新區工委和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的編制,賦予鄭州新區省轄市級和部分省直部門經濟管理許可權。鄭州新區管委會作為新區規劃建設的執行機構,具有統一規劃編制、人事管理、財政管理等職權,負責編制區域總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負責重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環境保護,負責搭建融資、土地、人才等要素平臺,負責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等。新區內教育、衛生、人口、社會治安等社會事務管理職責,仍由轄區內原有行政管理機構承擔。
鄭州新區邀請英國奧雅納工程諮詢公司、英國阿特金斯顧問公司、美國易道環境規劃設計公司、日本日建研究所、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國內外6家著名規劃設計機構共同編制規劃藍圖,圍繞 “複合型新區”的核心理念,在規劃上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一、二、三産業統籌,經濟、人居、生態功能複合。
空間結構方面。採用軸線組團空間佈局結構,形成“兩軸、兩帶、多中心、七廊、八組團”的格局。“兩軸”是:東西走向鄭州─開封城市發展主軸,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南北走向鄭州─許昌産業發展主軸,主要發展物流業、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與臨空産業。“兩帶”是:東南部的現代農業産業帶和北部的沿黃文化旅遊生態産業帶,主要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業。“多中心”即實現多層次網路化的服務模式,形成區域─城市─組團三個層次的城市中心體系。“七廊”即三橫四縱共七條複合型的生態防護與基礎設施廊道。“八組團”即鄭東新區、經開區組團、航空港區、白沙組團、劉集組團、九龍組團、中牟組團和姚家現代農業組團。
産業佈局方面。鄭東新區,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科技教育;經開區組團,主要發展汽車及裝備製造業、電子資訊業;航空港區,主要發展臨空産業、航空物流;白沙組團,主要發展科技教育、高新技術産業;劉集組團,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文化旅遊服務業;九龍組團,主要發展先進製造業、物流産業;中牟組團,主要發展汽車及零部件生産、現代服務業;姚家現代農業組團,主要發展農副産品博覽交易。同時,新區將沿黃河發展生態、旅遊産業,在東南部發展高效農業,由此形成新區各有側重、整體協調、功能完整的産業體系。
綜合交通方面。依託高鐵客運中心、航空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幹線公路物流港等交通樞紐,強化、完善新區對外、對內交通聯繫,構建以航空、鐵路(包括客運專線)、高速公路為骨幹,國家幹線公路、城際軌道為支撐,各種交通方式有機銜接、功能層次分明、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中原城市群半小時交通圈和一小時交通圈。
同時,在居住設計方面,合理佈置居住用地,依託産業、服務産業,形成城鄉一體、共用和諧的生活圖景;在文化建設方面,傳承博大厚重的中原人文,引入現代生活方式,塑造多樣性的生活空間;在生態建設方面。以生態軸線聯結各生態功能區,使功能複合的不同城鎮組團,既空間獨立,又緊密聯繫,有效提高城鄉生態環境品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鄭州新區聚集了最具生命力經濟元素,是河南産業集聚區建設龍頭與核心,也是河南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突破口。鄭州新區發展具有三大明顯優勢。
第一,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優勢明顯。
鐵路方面。鄭州新區緊鄰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和全國三大客運站之一的鄭州客運站。河南省規劃建設的5條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成後,將使以鄭州新區為核心區的中原城市群成為世界上鐵路密度最高的區域。同時,隨著鄭州-西安、鄭州-北京、鄭州-武漢、鄭州-徐州鐵路客運專線和配套的專線樞紐站相繼建成,鄭州新區將形成全國第一個“十字”高速鐵路樞紐,構成至西安、北京、武漢的二至三小時鐵路快速交通圈。
公路方面。鄭州新區位於中原路網的中心,京港澳高速、連霍高速交匯於此。依託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國第一和鄭州作為全國七個公路交通主樞紐城市之一的優勢,通過公路快速交通網,可以在公路貨運、客運上快速完成對全省、全國的輻射,而且還可實現公海聯運、通達全球。
航空方面。憑藉國家一類航空口岸、中國八大樞紐機場之一的鄭州國際機場,鄭州新區可以通達國內近50個主要城市及日本、俄羅斯、南韓等8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貨運航班還可通達歐洲、中東、北非等地區。同時,通過建設航空港城際鐵路樞紐站,依託國家幹線鐵路、城際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實現不同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構建立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形成對周邊地區的強大輻射能力。
第二,國家現代産業集聚區發展優勢明顯。
先進製造業方面。鄭州新區已經圍繞鄭州日産、海馬汽車、宇通客車等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汽車産業集聚區,將來可以進一步聚合發展成為河南省最大、中西部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汽車及零部件産業基地。同時,隨著鄭煤機、龍工機械等項目建成投産,現代裝備製造業的新高地正在逐步形成。
現代物流業方面。航空港區已經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將與鄭州國家幹線公路物流港、中南郵政物流集散中心、鄭州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河南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鄭州國際物流園區等重大物流項目共同形成空陸一體物流體系。以鄭州新區為中心區域物流中樞正在迅猛崛起。
高科技産業方面。隨著晶誠科技、旭飛液晶玻璃基板、紫光科技園等一批高新技術項目的建設,新區電子資訊産業集群初步顯現。
現代服務業方面。新區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快速發展,商品交易、金融、會展服務業初具規模。鄭東新區CBD區域吸引了大批金融服務和高端商務聚集;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具有亞洲一流水準,已成功舉辦了國內外一系列重要展會;同時,隨著龍子湖高校園區和白沙組團職業教育園區的規劃建設,新區教育服務業進一步集聚發展。
食品加工業方面。圍繞中煙河南公司、中糧集團、益海嘉裏糧油、雙匯、雅士利、百事可樂等項目的發展,鄭州新區的食品加工産業集群逐步成型。
第三,新區資源環境優勢明顯。
自然資源方面。鄭州新區附近可利用的能源、資源豐富。鄭州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鋁礬土、耐火粘土、油石等34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50億噸,居河南省第1位;天然油石礦質優良,有全國最大的油石基地。鄭州新區是能源輸送的重要節點,西氣東輸工程橫穿新區。同時,通過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鄭州新區可以實現迴圈發展。
自然環境方面。鄭州新區北依黃河,南水北調工程穿境而過,新區內河流、湖泊蜿蜒相連,黃河濕地、雁鳴湖濕地點綴其間,通過統一的生態治理,將構建一個連通一體的生態水系網路。新區之內,沿黃河兩岸、公路、鐵路、河流已建成多道綠色長廊,它們將與新區的森林組團、森林公園等共同構成綠色屏障和城市氧吧。
人力資源方面。新區依託全國勞務輸出第一大省河南省,擁有充足的勞動力。同時,鄭州的40所高等院校、200余家科研機構和116所職業技術教育學校,每年可提供約30萬高素質人才供企業擇優使用。
傾注中原兒女的汗水和智慧,承載中原崛起的夢想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鄭州新區,一個現代産業的集聚區、現代複合型的新區、城鄉統籌改革發展的試驗區、對外開放的示範區、環境優美的宜居區,一個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中心,必將呈現在世人眼前!
網站連結:http://www.zzxq.gov.cn/
鄭州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