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三,神州華胄拜軒轅。4月3日,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新鄭黃帝故里以線上拜祖方式隆重舉行。全球華人觀看直播、網上拜祖,跨越時空,“雲”聚黃帝故里,共同恭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為華夏祈福祈願祈新程。
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等聯合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政協鄭州市委員會承辦,新鄭市人民政府執行。
大典主題仍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鋻於當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呈現方式由現場簡約而莊重的典制性拜祖儀式、網上拜祖、電視直播、插播網上拜祖和境外拜祖、主持人和專家訪談等共同組成。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擔任主拜人。省政協主席劉偉主持大典典禮、擔任主司儀。省市領導王東偉、安偉、徐濟超、何金平、周春艷、何雄、胡荃、周富強、杜新軍、高義、黃卿、牛衛國、陳明、虎強、蔡紅、馬義中、李黔淼、王萬鵬等出席大典。
煥然一新的黃帝故里旗幡獵獵,鐘鼓齊鳴震百里,黃鍾大呂禮天成。嘉賓們通過尋根門沿神道兩側前行,登上係祖壇周覽國之重器,踏上軒轅橋探訪故里祠,自東側昇平門緩緩步入拜祖廣場。
在莊嚴隆重的音樂中,軒轅殿上黃色帷幕緩緩升起,黃帝新塑像尊容亮相。全場肅立,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塑像鞠躬。
上午9時59分,主司儀劉偉宣佈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禮開始。
大典共有九項儀程:
盛世禮炮。鳴炮,21響。
敬獻花籃。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代主拜人和主辦單位敬獻花籃。王東偉、徐濟超、何金平、周春艷分別代表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敬獻花籃,安偉、何雄、胡荃、杜新軍代表鄭州敬獻花籃,馬志峰、馬宏偉代表新鄭敬獻花籃。
凈手上香。香港河南聯誼總會副會長任厚琳,澳門商報駐河南聯絡處主任朱磊、富士康科技集團鄭州綜合保稅區園區主管方光宇等嘉賓向黃帝恭敬上香。
行施拜禮。拜祖嘉賓向黃帝像三鞠躬,行施拜禮。36名古裝小學生行傳統禮儀敬拜。
恭讀拜文。“崑崙巍峨,江河浩瀚。先祖垂憲,策勉今賢。九州之央,大河之南。乃根乃魂,世代承傳……”主拜人齊續春以錄製視頻畫面形式,代表億萬炎黃子孫恭讀拜祖文,為中國和世界人民祈福納祥,肅拜恭頌赫赫始祖肇造文明之功德。
高唱頌歌。音樂響起,合唱演員高歌齊唱《黃帝頌》。
樂舞敬拜。恢宏的編鐘聲起,奏響中原雅樂。拜祖臺上,樂舞者仿佛從竹簡上走下的隸書臨凡,玉袖生風,悠然徐轉,形成一幅莊重而優美的敬拜畫面,表達著華夏子孫對軒轅黃帝的崇敬心感恩意。
祈福中華。拜祖臺左側,河南的黃土、雲南的紅土、青海的白土以及黑龍江的黑土和浙江青土,由五名少年放入王子午鼎中,八方集結。五色土象徵著大地,偉哉中華,萬世泱泱。拜祖臺右側,從河南境內的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濮陽採集而來的黃河水,由五名少女倒至蟠螭紋帶蓋銅鼎裏,四方歸一。滔滔黃河象徵著母親,澎湃文明,一路走來。拜祖台中心,是從具茨山上採集的聖火,它象徵著光明和啟蒙,象徵著中華民族從五千年前走來,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國家榮譽獲得者、科學家、優秀黨員等各界先進代表點燃火炬,為民族祈福、為復興喝彩。
天地人和。電視畫面中,拜祖廣場上,巨大的“中”字與“和”字一一現出。隨後,“和”字幻化成氣球飛向藍天,升騰起中華民族不輟的理想和美好的期盼。
在莊嚴祥和的氣氛中,劉偉宣佈:壬寅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典禮告成。
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報道大典實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文國際頻道、鳳凰衛視全球直播;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衛星頻道,河南省18個地市廣播電視臺同步直播;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百度、澎湃、騰訊、新浪、頂端、大象、正觀等平臺進行視頻直播,河南省直及鄭州市所屬媒體的新媒體同步進行網路直播。
(來源:鄭州日報)
稿件由鄭州市台辦提供
鄭州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