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徽州四雕

歙硯雕刻

發佈時間:2012-03-16 13:45:39

  【歙硯雕刻】指在歙硯硯石上進行的藝術雕刻。歙硯雕刻始於唐代歙州葉姓獵人發現龍尾山硯石以後,歷代硯式風格各異:唐硯多箕形,宋硯多抄手形,均以樸拙務實見長。明清兩代漸趨精雕細琢,造型變化豐富多彩,但仍保持著簡潔大方的本色,主要有玉堂式和大冠式兩大類別。現代以來,除傳統幾大硯式繼續存在,自然就形式和倣古式逐漸成為中高檔硯的主流形式。硯雕是繪畫、書法和石雕技藝的綜匯,要求圖案佈局得當,整體造型形神兼美,硯銘得體含氣韻,刀法剛柔相濟,能掩疵顯美,不露刀痕。硯雕步驟有三:先根據取形後的硯坯設計硯式和圖案,其次鑿刻出基本形和圖案輪廓(打坯),最後根據大形精修細刻(出細並考慮刀法的風格)。歙硯雕刻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名品甚多,如宋代術芾36峰硯,尺余長的硯石上精刻36座山峰,繞硯池分佈延伸,硯堂一泓碧水盪漾,令人嘆為觀止,硯石收藏家蘇仲恭不惜以一座豪華宅邸來交換米芾此硯,一時傳為佳話,誠所謂“歙硯雕工巧過神”、“巧施雕琢奪天工”。由於歷代統治集團對硯雕工藝家們抱有偏見,因而製作出絕代工藝名晶的民間硯雕大師佚名較多,史籍可查者僅李少微、葉壤、汪復慶、張純、鬍子良等寥寥數人。當代雕硯藝術頗盛,名工有葉善祝、胡震龍、方見塵等。

  來源:黃山旅遊文化大辭典 

安徽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