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非物質遺産

龍船調

發佈時間:2012-11-19 10:47:36

    既是利川群眾劃彩龍船時所唱系列曲調的統稱,又是利川優秀民歌《龍船調》的專指。

  作為系列曲調的統稱,指的是中國漢族與南方少數民族(如土家族)逢年過節舉行花燈會或廟會之時,劃地為臺,載歌載舞的各種民間表演形式。這種表演形式以彩龍船為道具,以本鄉本土傳統系列優秀燈歌(燈調)為歌唱,劃地為臺、載歌載舞。

  優秀民歌《龍船調》是利川燈歌的代表,它由燈歌•花燈•種瓜調演變而來。《龍船調》歌詞通俗又洗煉,淺顯質樸,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生動的藝術形象:一個活潑俏麗的少婦回娘家時途經渡口,請艄公擺渡過河的一幅鮮明生動畫面。旋律起伏頗大,節奏自由,腔調高亢婉轉,有很強的抒情性,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1956年2月經利川縣文化館幹部周敘卿、黃業威收集整理後,以《龍船調》為名,搬上舞臺,越唱越紅。1979年收入《中國民歌集》。1988年12月,收入《中國民間歌曲整合》。經王玉珍、謝莉斯、王潔實、宋祖英等歌唱家的相繼演唱,不僅在國內聲名鵲起,而且成為流傳最廣的世界優秀民歌之一。

主辦單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