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文化産業

荊門

發佈時間:2012-12-19 16:24:35

位於湖北中部,地處江漢平原西部,東眺武漢,西臨三峽,南望瀟湘,北通川陜,素有“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之説。

荊門歷史悠久。據考證,西元前12世紀,商武丁後裔建立權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縣—權縣就建立於此,其後封給姬姓;東周時屬楚,相傳老萊子隱居於此。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發兵滅楚,又歸南郡;秦漢以後置當陽縣;唐貞觀元年間,“立荊門縣,屬江陵府”,荊門縣名從此始;宋置荊門郡;元設荊門府,後降為州;清乾隆時升荊門直隸州。

荊門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起源地和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境內有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寶庫"的楚漢古墓群,被譽為改寫中國思想史的重大發現--郭店楚簡和稀世國寶 --戰國女屍。城區南郊的掇刀石,曾是三國名將關羽駐兵之地;城區還建有隋代的東山寶塔、建於清代的龍泉書院和三台八景,有依山傍水的蒙、龍、順、惠四大名泉等。這裡還養育了道教創始人之一老萊子、一代楚辭文學家宋玉、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著名歷史人物,留下了“陽春白雪”、“下裏巴人”千古傳唱。

荊門山川秀美,生態旅遊資源富集,自然人文景觀秀美獨特,有全國第八大人工湖──漳河水庫水質純清、碧波萬頃,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991年,湖北省政府公佈為湖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主辦單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