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名人與武漢

“種豆得瓜”張之洞

發佈時間:2013-03-01 13:30:04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偏偏有人“種豆得瓜”,他就是督鄂18年的清代重臣張之洞。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視察武漢時稱,“張之洞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一代偉人毛澤東1962年曾強調,“談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19世紀60年代,外國資本和洋務興辦的近代工業,首先在粵、閩、江浙及上海、天津等濱海地區出現。緊跟倒漢口開埠,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強建立碼頭、廠房和租界區的洋樓。

  要是説,武漢近代工業是侵入華中地區的西洋人啟動的,那麼,武漢近代工業的大規模展開,就是中國人自己,領軍的就是張之洞。“興實業、辦文教、練新軍”是他的三大洋務實績。張之洞督鄂18年(1889—1907年間,除二次暫署兩江總督,一次赴京修訂《學堂章程》外,始終在湖廣總督任上),奠定了武漢近代工業化的基礎,他辦洋務的目的是維護清王朝,哪曉得“種豆得瓜”,客觀上培養了

  清王朝的掘墓人,培植了武昌首義、全國響應的物質基礎。

  武漢,能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張之洞功不可沒。

  張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務派代表化人物之一,以“中華為體,西學為用”為思想基點,推新政,興實業,練新軍,辦教育、修鐵路,風生水起。

  張之洞在武漢的倡導和作為,使武漢在20世紀初便享有“東方芝加哥”的美譽,成為“駕乎津門,直追滬上”的大都市,直至後來贏得“大武漢”的稱號。

  修長堤,漢口面積擴大了幾十倍。光緒三十年(1904年),年近七旬的張之洞在主持修築好武昌南北兩條長堤之後,籌劃出80萬兩白銀,修築了全長34華里的“後湖長堤”,一舉解除了長期威脅漢口市民的後湖水患,不僅守住了漢口的百年繁華,同時也將漢口的面積擴大了幾十倍,將漢口變成“大漢口”。

  築鐵路,武漢成為九省通衢。張之洞因修蘆漢鐵路調到武昌。在他的主持下,歷經7年建設,跨越1200余公里,從北京到漢口的蘆漢鐵路全線建成。這條鐵路的開通,對武漢城市的近代化産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不僅在整體上改變了武漢在近代中國經濟中的格局,而且推動了武漢商貿的發展,帶動了漢口城市建設,使武漢成為九省通衢。

  今天的漢口大智門火車站就是這一時期鐵路建設的見證。

  建鐵廠,武漢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發祥地。張之洞興辦實業,使武漢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一百多年前,他在武漢創建的漢陽鐵廠,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亞洲第一家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它的建成被西方視為中國覺醒的標誌,武漢由此成為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發祥地。

  建於武昌濱江的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紡織廠布紗絲麻四局,集紡紗、織布、紡絲、紡麻于一體。“布衣興國,藍縷開疆”,張之洞為織佈局題寫的楹聯,道出了富民興國的懷想,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略分洋利”的目的。武漢由此成為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個輕紡工業中心。

  “以南皮造楚才”,奠定武漢教育重鎮基礎。興師重教,使武漢一躍成為全國教育重鎮,這是張之洞督鄂期間留給武漢的一筆精神財富。1903年,我國第一個幼稚園在武昌誕生。

  張之洞起宏于江漢,開啟了武漢城市近代化的大幕。“近代武漢之父,澤被百年江城”。

  武漢市委書記楊松評價張之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武漢對外貿易額連續42年位居全國第二,18年位居第三。當時的武漢,被洋人稱為“東方芝加哥”。

  1907年,71歲的張之洞缷下督鄂18年的重任,奉調入京。一座城市對一個人的紀念從此拉開序幕:

  張之洞離鄂不久,其門生及文界人士為其籌款修建風度樓,後改名奧略樓;1909年,張去世,其軍界學生又在蛇山為其建抱冰堂。

  上世紀30年代,官方將位於武昌紫陽湖畔一條馬路命名為張之洞路。1934年,一座以“張公亭”命名的別致紀念亭成為中山公園的重要景點……

  紀念張之洞的勝跡遍及武漢三鎮,並經歷了歲月的檢驗。

  在武漢民間,人們更是以各種形式懷念張之洞。當年張之洞主持修築的後湖長堤大解漢口水患,民間感懷此事,將之稱為“張公堤”。

  (摘自張幼明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