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太旭
聞名於世的“漢陽造”步槍,從1895年嘎式生産到1944年停産,在中國前後生産了將近半個世紀,其生産壽命超過了任何一款曾在中國生産過的武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10幅碑身浮雕中,4幅浮雕中就有“漢陽造”(辛亥首義、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圖謀自強,萌發了興建新式槍炮廠的思想,起初擬在廣州石門建廠。後張之洞改任湖廣總督,他又奏請將槍炮廠移設漢陽大別山(今龜山)北麓。
隨著1894年漢陽鐵廠的建成投産,與鐵廠在龜山並肩而立的湖北槍炮廠也于次年建成,後改名漢陽兵工廠。槍炮廠的設備在當時全國兵器製造工廠中是最新式和先進的,主要設備購自德國,生産槍、炮、槍彈、炮彈,及其配套的炮架、銅殼、底火等産品,所用鋼材主要為漢陽鐵廠生産。1885年,該廠在德國1888年式5響毛瑟槍基礎上,進行改良生産出了一款口徑為7.92毫米的新型步槍,被命名為“漢陽式79步槍”,這就是後來在中國革命進程中叱吒風雲的“漢陽造”。
民初中國所有的戰役,幾乎都有“漢陽造”,1911年10月10日晚上,“漢陽造”打響“首義第一槍”,正咱武昌紫陽湖東側(省總工會院內)辛亥首義工程營發難處舊址,有一座紀念碑,碑身上方就是用大理石雕成的三支“漢陽造”步槍。
由清朝新軍嘎式(開始),北洋軍、北伐軍、中央軍、紅軍,“漢陽造”武裝了無數部隊。八年抗戰、抗美援朝,直到上世紀60年代之後,“漢陽造”退為中國民兵的武裝,正咱(現在)成為槍械收藏家的新寵。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