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方言民俗

中國“陽曆”從武漢嘎式

發佈時間:2013-03-01 12:46:15

  武昌首義,改朝換代,也換了老皇曆。

  武漢揭開了中國陽曆的第一頁:1911年12月31號,在武昌紅樓,代行中央政府職能的湖北軍政府,向全國發了個通告,把1912年,改為中華民國元年。從此,陽曆就成了我國通用的曆法,方便了對外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月球都圍倒太陽轉,所以世界上有三種曆法:陽曆、陰曆、陰陽曆。

  陽曆也叫太陽曆,以地球圍倒太陽轉一週的時間為一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一年12個月,蠻多國家通用。陽曆只考慮了地球圍倒太陽轉,冇考慮月球的變化(月份是人為設定的)。問陽曆年月日,武漢人嫌麻煩,乾脆簡略為“幾號”,比如:“您家幾號關晌?”陽曆最重要的節日是元旦,武漢叫“過陽曆年”,雖然冇得舊曆年春節熱鬧,但“過了”就是另一年,賀年片、臺曆、掛曆,玩的哈是洋玩藝。

  陰曆也叫太陰曆,以月亮圍倒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

  陰陽曆也叫農曆、夏曆(創始於夏代,從漢武帝時嘎式用)。也是以月亮圍倒地球一週的時間為一月,但是設了閏月。古人蠻怕碰倒“閏八月”,説麼事:“閏七不閏八,閏八拿刀殺”,意思是閏八月可能與天災連在一起,而這些天災往往會造成農業歉收,而農業歉收就會讓窮人冇得飯吃,冇得飯吃就會成為戰爭的誘因—比如中國歷史上的農民戰爭,幾乎都發生在大饑饉的年代。

  可見,這些曆法上的吉兇之説,雖然充滿迷信色彩,但也包含了封建農耕社會中人們的經驗總結,甚至還有一些古代哲學、天文、地理等知識的內涵。

  辛亥革命之前,我國一直用的是農曆。正咱武漢老一排還是愛用農曆,做生、過生、過年,哈是記的農曆。我國用陽曆是從武漢嘎式的,這些農曆的老習慣,於是成了蠻多老武漢人的古老記憶,慢慢遠去。

  (摘自張幼明編著《咵武漢》)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