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前身稱楚調(又名楚腔、楚曲),後稱漢調,形成于清·康乾年間,成熟于清·嘉道年間,流行于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陜、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首創皮黃合流,並豐富完善了板腔體音樂的表現功能,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中,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我國其他地方戲曲劇種。漢劇在徽班漢調的基礎上催生了京劇,在京劇形成過程中有過特殊的貢獻。湖北羅田人余三勝的《李陵碑》開創了京劇反二黃的唱腔史。
漢劇劇目豐富,號稱八百齣,主要取材于歷史演義和傳説故事。其行當分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漢劇先後涌現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家,如米應先、余三勝、余洪元、董瑤階、李彩雲、李春森、吳天保、陳伯華等,解放後吳(天保)派和陳(伯華)派代表了漢劇發展的高峰,在全國影響很大。
漢劇青衣陳伯華的《宇宙鋒》
武漢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華夏經緯網版權所有